当前位置:秀丽馆 >

人文素养 >美文阅读 >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轮船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利用它我们可以去领略大江大海的壮阔。日常生活中,人们集体外出活动,有时兔不了乘坐船只。船行水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看看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1

一、乘船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乘船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危险物品、禁运物品带上船。

不要乘坐无证船、人货混装船以及其他简陋船只。

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最好不要冒险乘坐渡船或其他小型船只。

集体乘船,要听从指挥。上下船时,要排队有序地进行,不要争先恐后,以免落水、挤伤、压伤或造成船舶倾斜,甚至引起翻船。

船舶浮于水面靠的是水的浮力,其受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了限度,船行时就会有沉没的危险。所以,同学们乘船时一定注意,不要坐超载船只。

船靠、离码头或驶过风景区时,不要聚集在船的一侧,以防船倾斜翻沉。遇到紧急情况,要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自作主张跳船。

上船后要留心通往甲板的最近通道和摆放救生衣的位置。

这样,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就可以争取时间。在船上要保持安静,不要吵闹,要仔细听清服务员的要求。

在联运线上旅行的人要注意按指定日期、时间向中转港、站、码头办理换乘手续,以免漏乘。

乘船时,自己一个人不要到甲板上去,大人在旁边时也要注意抓牢扶手,以免掉入水中。

船上的许多设备,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行驶,特别是一些救生消防措施,它们存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规范,不能随意挪动。

二、翻船后的自救方法

当遇到风浪袭击时,不要慌乱,要保持镇静,不要站起来或倾向船的一侧,要在船舱内分散坐好,使船保持平衡。若水进入船内,要全力以赴将水排出去。

如果发生翻船事故,要懂得木制船只一般是不会下沉的。人被抛入水中,应该立即抓住船舷并设法爬到翻扣的船底上。在离岸边较远时,最好的办法是等待求助。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船翻了以后会下沉。但有时船翻后,因船舱中有大量空气,能使船漂浮在水面上,这时不要再将船正过来,要尽量使其保持平衡,避免空气跑掉,并设法抓住翻扣的船只,以等待救助,这也是一种自救的办法。

海上遇到事故需弃船避难时,首先要对浮舟进行检查,清点好带到浮舟上去的备用品,将火柴、打火机、指南针、手表等装入塑料袋中,避免被海水打湿。根据一般原则,在最初24小时内应该避免喝水、吃饭,培养自己节食的耐力。

长期在海上随风漂流时,容易生水疽、皮炎和眼球炎症等。此刻,不要将水疽弄破,最好消毒后待其自然干燥。对于皮炎和眼球炎症,要避免阳光直射。坐在浮舟上时间过长,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坐久时要活动活动手脚,使臂时和肩膀的关节、腿部的肌肉得以放松。同时,应注意保暖,不要被海水打湿身体

三、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两手穿进去,将其披在肩上;

将胸部的带子扎紧;

将腰部的带子绕一圈后再扎紧;

将领子上的带子系在脖子上。

四、救生衣的自制

在水中漂浮时,如果没有现成的浮袋或救生衣,应该利用穿在身上的衣服做浮袋或救生衣。可以使用的有:大帽子、塑料包袱皮、雨衣、衬衣、化纤或棉麻的带筒袖的上衣等,甚至可以将高筒靴倒过来使用。但应注意不要将衣服全部脱掉,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具体方法为:要在踩水的状态下,进行如下活动,用皮带、领带或手帕将衣服的两个手腕部分或裤子的裤脚部分紧紧扎住,然后将衣服从后往前猛地一甩,使其充气。为了不让空气漏掉,用手抓住衣服下部,或者用腿夹住,然后将它连接在皮带上,使它朝上漂浮。如果用裤子做浮袋,将身子卧在浮袋上,采用蛙泳是比较省力的;如果穿着裙子,不要把它脱下来,要使裙子下摆漂到水面上,并尽力使其内侧充气。

五、水上遇难时信号工具的作用

在江河或海上遇险后,有效地利用各种信号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会加大得救的可能性。

反射光。利用铁或闪光的金属物,将阳光反射到目标物上去。如果阳光强烈,反射光可达15公里左右,而且从高处更容易发现。

信号筒。信号筒有白天和晚上用两种。白天用的信号筒会发出红色烟雾,晚上用的会发出红色的光柱,燃烧时间约1~

1、5分钟。夜间在20公里外都能看到,白天在10公里内才能看到。

防水电筒。这是一种小型的手电筒,可以在夜间发出信号,但最多只能照射2公里左右。

自制信号旗。将布绕在长棒的.顶端作为信号旗使用。

海上救生灯。海上救生灯点着后靠海水来发光,将其浸入海水可连续发光15小时,在2公里远的地方就可以发现,该工具寿命为3年。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铝制尼龙布。铝制尼龙布的反光性强,从远处就能发现,而且也容易被雷达所发现。

六、不会游泳者落水后的自救

遇到这种情况时,下沉前拼命吸一口气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能否生存的关键。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面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以便呼吸空气。如有可能,应脱掉鞋子和重衣服,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这时,应向岸边的行人呼救,并自行有规律地划水,慢慢向岸边游动。

七、游船遇险安全撤离的方法

如果你乘船时遇险了,要在短时间内奔到通向甲板的最近出口,尽快跑到甲板上。如果不得不离船时,一定要穿好救生衣,跳水时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同时要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从船的上风舷跳下。如果船左右倾斜则应从船首或船尾跳下。跳到水中应采取最好的姿势,双脚并拢屈到胸前,两时紧贴身旁,交叉放在救生衣上,使头颈露出水面。这样做对保持体温很重要。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2

问题1

是不是大多数溺毙事件发生在远离岸边的暴风雨中?

答案:这里直接引用美国海岸警卫队认证销售的每一件救生衣所附带的小册子上一段话来说明: "大多数溺毙事件发生在深水区,对?错?事实上,9/10的溺毙事件发生在几尺深很浅的水中(P。11)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溺毙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随身佩带有一定的浮力的装置,这些装置都可以使遇难者很轻易获得安全。因为游泳安全带能在水中变成救生衣或救生圈,所以能够帮助你在水中摆脱危险。

问题2

是不是每年船员淹死的人数比游泳淹死的多?

答案:全世界每年有140000人在水中溺毙,远比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要多,死亡的绝大多数是在游泳中溺毙。船员淹死的人数没有游泳淹死的人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80%的淹死的.船员旁边都有救生衣,只不过传统的救生衣笨拙、不舒服,他们落水时根本没有穿救生衣。事实再一次说明,因为能够在水中直接充气变成救生圈,必要的时候可以变成救生衣,游泳安全带能够化解水中危机,避免发生游泳灾难事故。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第2张

问题3

被救生员救起的大多数人是不是误入深水区游泳技术很差或不会游泳的人?

答案:大多数海上救生员会告诉你,从水中拉出来的大部分游泳者都因碰到暗流而遇险,无法预计的暗流突然把人卷入水中,不幸的是卷入暗流的人通常无法救活。因为游泳安全带能够在5秒钟内迅速变成救生圈,产生8公斤浮力,从腋下向上浮起人体,使头部露出水面,因此游泳安全带犹如一双神手辅助,能够使你摆脱暗流,化险为夷回到岸上。

问题4

是不是只有在美国海岸警卫队认证的个人水中救生装置才能在船上使用?

答案:大多数国家新开发非认证救生装备也是允许在船上使用的 可以作为在船上认证救生衣的辅助,多年以来新开发非认证救生装置一直在卖给船员。

这意味着游泳安全带能够在船上使用。

问题5

是不是穿着泡沫救生衣在水中就不会淹死,即使昏迷该型救生衣也会把头浮出水面?

答案:与大多数人的认识相反,所有溺毙者中不到1%是昏迷的能够救昏迷者的只有自动充气救生衣,当人掉入水中时,该救生衣自动充气.把人头部托出水面。

换句话说,大多数在卖的泡沫救生衣根本不能使昏迷穿戴者头部露出水面,穿着泡沫救生衣的游泳者假装力竭或昏迷,使身体松散就会立即发现他们的脸部在水中向下,穿着这种救生衣,对不会游泳而掉到水里的儿童特别危险。

游泳安全带能产生的浮力泡沫救生衣大,当变成救生衣时,跟泡沫救生衣不同是,胸部能有更大浮力,有利于口部向上浮出。

比较来说游泳安全带能够很容易地变成救生衣,这样对于保持头部露出水面有相当大的帮助, 游泳安全带既可用于船上作为辅助救生设备,也可仅用于近岸水上运动.

问题6

海滩游泳或水上运动个人所使用的救生装置也必须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认证吗?

答案:美国海岸警卫队对游泳、钓鱼、冲浪、潜水用具没有强制管辖权。其权威只对船用。 这意味着游泳安全带是理想的游泳、钓鱼、冲浪、潜水和划船的救生用具。

问题7

游泳安全带只是对充气救生衣特别包装吗?

答案:任何人只要把两件救生装置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另一件要比游泳安全带笨拙的多,人们绝对不可能穿着这样的东西游泳.没有充气之前游泳安全带尺寸虽然如此之小,但其内部有一气囊,当围在腰上时跟普通腰带无异,贴在腹部,松紧因人的腰围而异。由于受专利保护的特殊设计, 游泳安全带能够协调地充气,当拉索向下猛拉时,整个外皮像降落伞一样从一端向另一端打开,折叠的气囊可自由伸展充气。

问题8

体重80公斤的人,要想在水中把头浮出水面他(她)就需要能够产生80公斤浮力的救生装置对吗?

答案:由于浮力就是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向上浮起的力,而我们的身体80%是水,15%脂肪,一个75公斤的人在水中大约受到95%×75=71.5公斤的浮力,这意味要使其头部浮出水面,只需提供3.5公斤救生浮力即可。

成年人平均需要3.5公斤浮力就可以使头部浮到水面之上, 美国海岸警卫队推荐的泡沫救生衣尽管至少能提供7.5公斤的浮力,但胸部受到的浮力却很小,而且如此笨拙,船员和游泳者没人会穿。

游泳安全带由于能够提供8公斤的浮力,其浮力比船用泡沫救生衣浮力还大。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liguan.com/renwensuyang/meiwenyuedu/xyw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