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丽馆 >

人文素养 >心理健康 >

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心理学效应有哪些,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心理现象和规律,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在生活中可以应用到多处场景,现在分享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心理学效应有哪些1

1、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的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

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

蘑菇定律被用来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

但是,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2、安泰效应

安泰效应是,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

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寓意就是没有群众的支持,都是软弱无力的。

水失鱼,犹为水;鱼无水,不成鱼。也就是常言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

3、杜根定律

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自信并勤于实践,让你永远手握坐票。换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

一个人胜任一件事,85%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智力。

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4、比伦定律

比伦定律是指,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和应该把握的机会。

万象世界,成败相依。比伦定律辩证地认知“失败”,把失败看做是成功的前奏,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机会无处不在。但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准备后再去把握。

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试错精神。即使最后证明自己错了,也不会后悔。

因为你把握了机会,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机会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笔财富,正是此意。

5、鲁尼恩定律

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发展快自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没有质量的快,肯定是一件坏事。

竞争是一项长距离的赛跑,一时的领先,并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阴沟里翻船的事并没少发生。

同样,一时的落后并不代表会永远落后,奋起直追,你就会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6、布利丹效应

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

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驴”。

布利丹毛驴面临的,正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问题。

这里的选择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那些欲望,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所以想要做好事情,先分清轻重缓急。

7、反馈效应

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

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

他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松下接着指出:我想当面与你谈,原因是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在这里,松下所运用的就是即时反馈的技巧。

8、登门槛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向上登,所以被人称为“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愿意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接受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会提高很多,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

登门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1)对别人有要求但又担心被拒时,可以先向对方提出一件类似的、较小的要求;

2)远大目标难以企及时,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个去实现;

3)守住自己的底线,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9、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例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

10、青蛙法则

把一只青蛙放在一个盛满凉水的容器里,然后慢慢地给容器加热,控制在每两天升温一度的状态。

那么,即使水温到了90℃,虽然这时青蛙几乎已经被煮熟了,但整个过程中,它也不会主动从容器中跳出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未雨绸缪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人类天生有一种惰性,不到迫不得已,就不会去改变现行的。

心理学效应有哪些2

詹森效应

因为得失心过重,而导致表现失常

有一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赛场上却接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因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有些人平时战绩彪炳,众星捧月,无形中就造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赛场上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期望,容易加剧患得患失的心理,就容易造成比赛状态失常。而另一方面也可能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水平的发挥。

丹詹森本人经过八次失利后终于摆脱赛场魔咒,职业生涯最终获得七枚世界锦标赛奖牌,打破过七项世界纪录,最终以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画下圆满句号。

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第2张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未完成的事,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通过一项记忆实验发现了这种心理现象。她让参与者做22件事,但是其中有些在完成前就会被打断。之后让参与者回忆自己所做的,结果更多的人想起的是那些未完成的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未完成的事,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所以人们会对此耿耿于怀。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会有较强的意愿和动机去继续完成。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则一日不得解脱。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他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有些人会走向极端:一种是过分自我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种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嗦,时常半途而废,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完成驱动力”。

踢猫效应

坏情绪会随着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是指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比自己弱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但反过来想,好心情也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不尝试将自己的好心情传递出去呢?

标签: 心理学 效应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liguan.com/renwensuyang/xinlijiankang/2oe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