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丽馆 >

人文素养 >育儿经验 >

孩子为什么会有会坏情绪

孩子为什么会有会坏情绪

“不,妈妈……”深夜我被儿子的尖叫惊醒,几步跨入他的房间。原来,儿子做了一个恶梦,经过我的安抚又渐渐睡去。

孩子为什么会有会坏情绪

第二天早晨,儿子哭着说肚子疼,看着儿子难受的样子,我带他去了医院。经过照片子、验血,医生判断说:“孩子小腹很硬,吃点排气的药吧,还有点着凉。”

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医生的话,又想到昨天晚上的情景,我不由自主地搂紧了儿子。记得每次批评儿子,我总会在睡前给儿子讲明白为什么妈妈会生气,要批评。儿子也总会在我的疏导下坦然地接受批评,然后在我的爱抚下甜甜地进入梦乡。而昨天由于我在修改一个演示文稿忽视了被我喝斥而睡的儿子,没想到竟然对他的伤害这么大,我深深地自责。

通过这件事,我想对所有的家长说:“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坏情绪,及时的沟通和安抚会让孩子知道对错,接受批评而不产生抵触情绪,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

什么是灌输

家长问:

最近听说0—6岁的孩子不适合用灌输的方法,我写下几件事,请您帮我看看这是不是灌输?还可以怎样处理这类问题?

1、然然问:“为什么我们两只脚走路,而熊啊老虎啊却是用四只脚爬呢?”

我就给她讲“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直立行走是关键,直立行走使两腿变得粗壮,手就从事复杂细致的工作,从而变得更灵巧……”最后总结“所以我们人是直立行走的”。

2、然然问:“为什么天会黑?”我就两手握成拳,一个当地球、一个当太阳,比划给她看。

3、然然原地跳啊跳,问“为什么我不能跳得很高”,我就给然然讲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专家答:

在孩子没有准备好之前,给孩子“教”一些东西,那就是我所理解的灌输,就如他不饿,非要他吃东西一样。

但是我们很难界定到底什么时候是灌输,我认为当你跟孩子讲,他表现出茫然或是没有兴趣时,可能就是他没有准备好,你就不要继续讲了。

我结合你的例子来分析:

第一个例子,你希望孩子掌握一些科普知识,但是你给了孩子太多概念,令她迷惑。如:“人猿”、“进化”、“直立行走使腿变得粗壮,手变得灵巧”等等,此外你论证的是直立行走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导致人类直立行走。

面对这样的事,如果是在家里,我会请孩子跟我一起四肢着地爬一圈,然后请她拿着什么东西继续爬行,那么她就会发现困难了,所以两条腿走路,你的手就可以空出来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拿着冰淇淋吃呢。

第二个例子,她对宇宙有没有基本概念?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呢?运转方式呢?如果没有,她真地被你给弄糊涂了。你可以一起提出疑问“是哦,为什么天会黑呢”,或许你能听到她惊人的回答,她的小脑袋里有很多奇思妙想。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想知道科学答案,或许她不希望天黑,因为天黑就不能出去玩了。

第三个例子,她的小脑袋还不足以理解“引力”,她的思维还停留在具体表象阶段,引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你要解释引力,就必须引用大量陌生的概念。这样,你得一个一个解释下去,这会进一步增加负但,也没有什么必要。她的问题可能包含某种愿望,她希望能拥有像成人一样的能力。“为什么我不能跳得很高”的潜台词是“我希望自己跳得很高”。你可以怎么办呢?可以在她跳起来时把她举高,或许再转个圈,不但跳得高还飞得高呢!多么有趣啊!

标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liguan.com/renwensuyang/yuerjingyan/ro4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