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館 >

人文素養 >美文閲讀 >

音樂教學隨筆(15篇)

音樂教學隨筆(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音樂教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音樂教學隨筆(15篇)

音樂教學隨筆1

一、學生的聽

從音樂藝術的審美感知角度上看,音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靈活多樣的特性和不受視覺影響的審美特徵,是以“聽”引起學生對審美形象的注意。故而“聽”這個詞在音樂中就具有了更加複雜和廣泛的意義。

學生不僅僅要會“聽”音高,還要學會“聽”音色的變化、節奏節拍的變化,去“聽”旋律線條的進行……。就像學習繪畫的人要訓練幾十種相近的顏色中,能夠體味它們的不同一樣。

聽覺是行動的指導,無論是音樂的律動,旋律線條的進行,音色的多種變化等都需要用我們的耳朵去分辨,聽得見它們細微的變化才有可能體會到音樂的美妙之處。學會聽,是培養學生一個良好的聽覺習慣,學習音樂重要的條件。

二、老師的聽

傾聽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溝通中認識瞭解的第一步。可是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有時學生的發言還沒有説完,自己便到旁邊拿獎勵的小卡片沒能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感悟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欣賞的.積極態度去面對每一位學生的真情表白,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感受其內涵,以最大的寬容和信賴去對待可能出現的問題。

教師只有全身心地傾聽學生説話,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才能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和疑慮,發現和創意等,才能及時捕捉課堂的生成資源,讓學生的學習在動態中挺進

使課堂充滿着生命的氣息與情趣,充滿着挑戰與創新,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的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説話的習慣,會給學生樹立可感的榜樣,自然而然地讓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音樂教學隨筆2

一個未曾謀面的陌生孩子由媽媽陪着來上音樂課,奇怪吧!還真未見過需要媽媽陪讀的國小生,況且現在幼兒園的孩子都不需要家長陪伴。我心存疑慮,納悶着準備開口詢問,只見班主任風塵僕僕地趕來。

“這個學生是新轉來的,曾在先前的學校被老師體罰了,心理有些障礙。”

原來是這麼回事!疑惑解除,我立刻贈給孩子一個真心笑容,並輕聲問他:“小朋友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好嗎?”話音未落,意外的是把他給嚇哭了。

滿臉無辜的我納悶極了!可他的哭聲卻越來越響……

“媽媽,嗚嗚嗚……我怕……我要回家……”

怎麼辦?這種歇斯底里的情況我可從來沒有遇到過呢?

“好孩子,別哭了。”我安慰道“你媽媽在身邊呢。”看看他媽媽,非常焦急不安,一個勁地摸他的頭進行鼓勵。

眼前的一幕使我的腦海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讓他一個人留下來上音樂課。也許這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我相信音樂課可以留下他,我可以留下他。我自信地讓他媽媽離開音樂教室,他呢?差點沒有跑出去抱他媽媽的腿。

家長和班主任離去,教室裏只剩我和一大幫學生。感覺這事情還真刺激,挺有挑戰性,但是絕對棘手。我蹲下身子,笑着問他:“你能夠告訴我,為什麼哭嗎?”可他理都不理,瞧都不瞧我:“我要媽媽……”啊,又要歇斯底里地鬧了,“你看,有哪個小朋友是媽媽陪着的呢?我們都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家長陪着上學了。”

“嗚……嗚……”

我幫他擦乾眼淚,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希望從中安慰他一下。

“孩子們?今天來了一位新朋友,可老師卻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麼?”

“別哭了,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我期待他的回答。

“嗚……嗚……”哭聲代替了回答。

無奈之下,我只好先把他安置一邊,想用我們的音樂課堂來吸引他的注意力。

我們複習了一首遊戲歌曲,並離開坐位玩三拍子和二拍子步伐的遊戲。

“我們請新同學和我們一起玩好嗎?”我向大家提議。

“好!”學生異口同聲並表現出極度的熱情。

我再一次來到他的身邊,蹲下身子:“來吧,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好嗎?你一個人多孤單啊,讓我們一起舞蹈。”

……

還是沒有反應,唉……

“我怕,嗚……”好不容易停止,又哭上了,而且是越哭越兇。

“別怕,老師保護你!”我微笑地對着他,希望能夠給他一點歸屬和力量。

可他仍舊沒有任何反應。

“好吧,同學們。我們的新同學還沒準備好,等一下再讓他和我們一起玩。”

美妙的音樂聲,不和諧的哭聲,我們卻愉快地玩着各種音樂遊戲……我想我只能夠用各種孩子喜歡的音樂方式來吸引他,幫助他。

大概十分鐘過去了,我悄悄瞄了他一眼,發現他不哭了,還偷偷地笑了一下。哈哈,我想可以馬上給他一個下台階試試看了。音樂結束,我第三次來到他的位置“我是來幫你‘搬家’的,老師覺得和我們一起坐,大家都會比較開心。”

他好像有些猶豫,我起身學着動畫片裏的可愛人物先搬走他的書 “嗨喲,嗨喲……”他笑了笑,是在笑我這個老師幼稚吧。

“好了,現在輪到把你‘搬’過去了。”我用調皮的孩子般的口吻。

他仍在猶豫着……

“孩子,讓我拉你的手吧!”我用親切的目光真切地希望他能理我一下下,足夠!

一秒,兩秒,三秒……他真的站起來了,^_^,真開心!萬歲!我成功了!接着,我想我會更成功的。

我幫他安排好一個位置,“剛才,我們玩的很愉快,但是新同學沒有和我們一起玩,再來一次好嗎?”我對學生們説。

“好!”學生一個個顯得興奮極了。

我和藹、自信地走到他面前“好孩子,和我們一起玩吧!讓我拉你的手,由我負責來保護你,好嗎?”

他微微點頭,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他點頭的樣子。

音樂響起,我拉着他的手一起舞蹈,在美妙的'樂聲中,他笑了,很開心,我也特別開心。我覺得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成就感,我是多麼幸福啊!

讓人興奮的上課時間過去了,他的媽媽一直躲在教室外面旁聽,我走出教室,她開心地對我笑,我感覺到一種感激,一種感動……我及時回敬她一個燦爛的笑容,這笑不需要言語,不需要任何説明與標註,因為那是一種愛的交流……

經過對這個孩子的教育之後,我一直在反思,我們的學生,那些稚嫩的臉,那些幼小的心,是多麼需要我們教師真情的灌溉啊。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特殊孩子給我們帶來了寶貴的教學經歷,感謝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懂得去愛護每一個小生命。也許當你愛護一個幼小心靈的同時,孩子們也悄悄地愛上了你。

音樂教學隨筆3

國小音樂課教學是國小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音樂知識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國小音樂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音樂家,如果單純的技術訓練就會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音樂的厭煩心理,喪失對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所以我認為作為音樂教師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使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凡是國小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我所教的是國小四年級的音樂課程,四年級國小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活潑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於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一、指導學會聆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萬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課前指導學生多聆聽幾遍歌曲,掌握基本的旋律和節奏。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學唱歌曲也跟快些。

二、指導學生熟讀歌詞,並做情緒處理。

在聽一遍歌曲之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講述歌曲大概內容,表達的的思想內容和活動情節並進行愛國、愛黨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遊戲、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國小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遊戲和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同他去》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也是一首遊戲歌曲。歌詞簡單易懂,就是要求小朋友們邀請別人來玩。

戲,小孩子表現欲強,這堂課中能積極參與,並且能訓練他們的反應能力,叫到誰誰就來比賽,為自己組爭光,既能活躍課堂、小孩得到鍛鍊,而且在輕鬆快樂的遊戲中學會了歌曲,又能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運用已有條件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根據國小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目前來説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但是也有很多方面還做的不足,音樂新課標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學理念,實施新課標,這要求我們更善於總結,經常回顧,以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我們也會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結合實際情況去更好地開展我們的音樂教學,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為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音樂教學隨筆4

音樂教學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於美育之中,不斷髮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把德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和道德修養,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國小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以優美的旋律,豐富的演唱形式來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課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還要讓學生在歌唱中去認識人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教師應緊緊抓住音樂形象,通過歌曲的演唱、表演、創編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自然的情感。

例如:《國歌》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樂曲,表現了處於三十年代國家民族深重危機下的知識分子,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衝出書齋奔赴抗日前線的主題。首先我通過多媒體讓學生了解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加深對歌曲的理解,然後再讓學生聽歌曲,學生立刻感受到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戰鬥的百折不撓、無所畏懼的精神,在表現歌曲的同時,也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樹立起時代責任感、使命感。

欣賞教學是以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感知及聯想等輔助手段使學生對作品形成一種全身心的審美體驗。教師應緊緊抓住旋律、節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樂形象,引導學生進入歌(樂)曲的意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樂海洋裏。

例如:在欣賞歌曲《鼓浪嶼之波》時,引導學生堅定“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學生通過感受、體驗、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內容,在聆聽歌曲的同時感受到同胞雖然生在台灣卻遠離了故土,盼望台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盼望親人早日團聚的一片真情。這種滲透式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音樂知識,還接受了思想教育,從而培養起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立志學習。

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內容應根據每堂課的教育目標展開,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滲透於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安排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強化學生的德育意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觀,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因勢利導,設境悟情,使德育內容生動活潑,讓學生在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同時,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薰陶。例如:在欣賞《義勇軍進行曲》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鮮血凝成的戰歌時,我轉錄了天安門前升旗儀式鼓舞人心的壯觀場面,激發了學生振興中華的愛國熱情,使學生體驗到愛國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薰陶。

以人為本,從教育學的觀點來説就是學習者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強調學生的.主導地位,一切都要為學生考慮。這個觀點在國小音樂的教學中同樣實用!國小音樂怎麼教?主要就是在課堂40分鐘的有限時間內,我們通過“聽、做、想、”等幾個方面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只有“聽”了,才可以有感知,在“聽”的基礎上面,我們再來進行“做”與“想”的結合。個人認為,音樂在教學上面“聽”“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事情,事有利弊、輕重之分,把握好了事半功倍,否則事與願違。前陣子我看了一些關於新課標音樂教學的獲獎視頻,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教學過程:在這節音樂課的課堂裏,該老師在教學上面運用了“聽”“説”“唱”“想”“做”幾個方面的教學步驟。從開始的教唱,用電子琴走了幾遍旋律給學生感受了,然後教了學生怎麼歌唱這首歌曲,又講了歌曲的背景文化,總之體現出了新課標裏面要求的知識要跨學科這個要求。最後根據這歌曲的特點加入了秧歌舞蹈,學生們在這場很生動的教學中體會了音樂的律動性,體驗了歌曲的情感性,也可以説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我看了也覺得內容豐富,可是總覺得好象少了點什麼內涵的東西。音樂課我們老師到底要教什麼?我們又教了什麼?同學們學了什麼?他們又學到了什麼呢?遊戲固然增加了學習過程中的樂趣,秧歌同學們肯定也覺得有趣。一節課結束了,老師累了,學生們也盡興了,可是我想知道學生們從我這裏學到了音樂方面的多少知識呢?又有多少節課都是如此的教學模式呢?

音樂教學隨筆5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之一,它不僅是讓幼兒學一些簡單的歌曲和一些舞蹈動作,更是讓幼兒通過這些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美及展開想象,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那如何能更好的開展小班的音樂活動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選材上要選擇幼兒朗朗上口的歌詞,容易讓幼兒記住,貼近幼兒的生活。其次節奏要明快、活潑,旋律優美,讓幼兒一聽就喜歡,有想學的慾望。最後幼兒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來作為鋪墊,為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打下基礎。我在開展小班集體舞《小蜜蜂》活動中就選擇了幼兒熟悉的昆蟲小蜜蜂來展開,通過幼兒已有的經驗來感知小蜜蜂是怎樣飛的?它有什麼樣的本領?幼兒因為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就很容易就會回答,並且進行模仿。這種生活經驗為音樂活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小班幼兒很會模仿別人的動作,只要他看到的就會模仿,但往往不是太美觀,這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把他們的動作進行精緻化,讓他們從中感受到美,得到美的享受。在《小蜜蜂》的活動中我讓幼兒模仿小蜜蜂飛的動作,幼兒只會進行簡單的擺動雙臂,我就讓幼兒加上雙腳的動作,然後雙用伸直不停地擺動,這樣一隻小蜜蜂就出現在了大家面前。

小班幼兒的思維都是直觀的,只有通過圖片、標記才能讓他們更好的進行記憶,因此我利用胸飾把幼兒打扮成小蜜蜂,並通過兩種不同顏色讓幼兒尋找與地面上相同顏色的標記,這樣幼兒在自然而然就站成了我需要的隊形,並通過這些標記來變化隊形,這就把幼兒以前所學的知識全都連在了一起,利用綜合視角進行了有效地鋪墊。同時在運用這些知識時一定要注意幼兒語言的能力,讓幼兒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時間,及時進行表揚及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在整個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幼兒的知識經驗和想象力及與同伴的合作能力。如在《小蜜蜂》這個活動中我問幼兒:“小蜜蜂到花園裏去採花蜜誰來做蜜蜂誰來做花呢?”幼兒自然就想到了同伴並且進行協商。接着我又問:“小蜜蜂除了到花園去採蜜還可以到哪去採蜜呢?”幼兒就知道還可以去菜園、公園、茶園,凡是有花的地方都可以去。這就把幼兒的知識經驗、想象力與合作能力全都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

總之,小班的音樂教學一定要選擇幼兒容易接受,把他們的生活動經驗及知識儲備作為鋪墊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班的音樂教學。

音樂教學隨筆6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心奮感與成功感的結晶,是教師不斷引趣、啟發、練習、創造、反饋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説、聽、唱、做、想等多項活動,把學生從簡單低級的趣味性階段,引向求知的樂趣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聽、視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如果説“聽”是引導學生對音樂形象的初步聯想,那麼“視”就是把這一聯想進一步深化到具體形象。音樂離不開聽,但又不能僅僅停留在聽覺階段。因為音樂總是在表現和探索並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過分強調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排除干擾專心的聽,這只是注重了音樂藝術本身的個性。如果能運用各種輔助手段,多元化的`幫助學習者消化、吸收音樂,這就注重了音樂與其他藝術的聯繫。可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理解多元文化。這些與音樂相關的領域、相互溝通、彼此強化。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更準確,更能有效的把握學習對象。如動態的、視覺衝擊等參與音樂的感知與體驗,收效會不錯。因此,採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有一項調查顯示:視聽與只聽獲得的收益,視聽明顯大於只聽效果。而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學生積極的參與。新的課程中也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與參與空間。

第一,角色轉換。即以學生為本位,改變以往被動的角色,讓學生承擔一定的課題,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組織學生生機勃勃的參與。帶給學生以快樂。使課堂內充滿笑聲。學生設計,教師的補充。師生共同討論。教學容量大,學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淺。

第二,設疑。這是教師有目的有選擇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設疑是為了啟發學生探索的慾望,這是為了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探索找到正確的答案。“疑”可以是針對教學重點而設,也可以是為解決教學難點而設,還可以為啟發誘導加深印象而設。

第三,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讓學生在課內多聽幾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發學生欣賞音樂興趣的火花。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生有了這種動力就可以利用多餘課內教學時間的多少倍,去尋找比音樂課堂內多若干倍的音樂作品。傳統的音樂教學把內容與注意力重點放在過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闡釋或演繹,而這些東西雖具歷史性,然而歷史感太沉重,與現代生活的藝術相隔的時間太過久遠,無法跟上時代的脈搏。無法跟上學生前進的腳步與需要。如將視聽的教學模式貫穿於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創新潛能開發,強調他們的創新性,使學生不僅聽到聲音,同時能欣賞到形象,從而陶冶性情,加深對學習音樂的愛好。

愛因斯坦曾説過:“在學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興趣,是工作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種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所以,我們作為基本教學中的一員,要不斷創設出符合時代需求,符合學生髮展需要的新思路。

音樂教學隨筆7

開學的那天,我到一年級教室去接學生到音樂教室上課,用了兩分鐘時間把學生分成男女兩隊,當我帶着這兩隊學生剛走到音樂教室門口,我還沒來得及説,他們就轟的一下全都跑到教室裏去了,嘰嘰喳喳講話,有的還興奮地在地上打滾。這時任憑我怎麼叫停下,學生都不理會我了,我好着急,怎麼辦?現在我無法叫學生聽我的,教室一片混亂,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在幼兒園上課是用琴聲來提示學生該怎麼做的,對啊,他們剛剛結束幼兒園的生活,想到這兒,我興奮的坐到凳子上,彈了一首以前幼兒班教過的歌曲,這時,他們一個個的都坐到我身邊來了,這時我那顆懸着的心總算放下來了,我再起身説一二三,他們就安靜了下來。這時,我知道了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頭腦中還是停留在幼兒園那個階段,對於國小音樂課的.常規還一無所知的。課後我進行了反思:第一節課重要的不是馬上教學生學歌曲,而是要學生了解課堂常規,加強課堂常規的培養,而且要有具體的詳細的要求,古人云:“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提高兒童課堂常規的認識不僅有利於我們上課能正常進行,同時對學生有強烈的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所以第一節課最重要的不是上好音樂課,而是上音樂課的常規教育。

音樂教學隨筆8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學校,課堂常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常規訓練,這對以後的音樂課非常重要。

除了對學生站、坐、行、排隊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外,對音樂課的常規訓練也是不能忽略的。音樂是一種語言藝術,它能夠通過旋律帶給大家喜、怒、哀、樂。所以我認為音樂課也應該用音樂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常規。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上、下音階進行師生問好,設計一條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規定一個和旋表示“安靜”等等,來達到用音樂説話的常規訓練。不僅加強了學生的練耳能力,還能達到常規訓練。以形成音樂課堂的特點。

同時,對於一年級的新生而言,我認為要學習豐富的音樂知識並不是重要的,應該以:讓學生喜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喜歡音樂老師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標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級音樂課是通過教師的情感投入,心靈的感悟來完成教學目標的。如果不能讓學生獲得好的心情、好的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音樂活動中教師更應該起帶頭作用,做學生的大朋友,讓學生對你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説、敢做來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另外,從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來説,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着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着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音樂教學隨筆9

今天教學的內容二年級的欣賞《快樂王子的小船》《進行曲》《俄羅斯舞曲》三首樂曲。

我提出問題:“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聽,這首樂曲讓我們聯想到哪些場景”,同學們很認真的各個閉上眼睛,一邊聽還有個別同學手舞足蹈,我沒有打擾他們。歌曲聽完了,我説:“請你們説説你們聽到了哪些場景。”有些同學馬上舉手説:“我聽到美麗的城堡,裏面住着王子和公主,他們在開舞會”:還有同學説“我聽見王子和公主出去遊玩回來了,他們的士兵在城堡門口迎接他們的.到來”,還有“我聽到這是貓和老鼠動畫片裏面的音樂”等等,我很開心,看到他們快速轉動的腦袋。接下來我播放視頻片段《快樂王子的小船》看到視頻裏面跳舞花朵,已經情不自禁小組、同桌開始討論,這時我拋出問題,從這段視頻當中,你可以發揮你的想象,在剛才的基礎上,你還想到什麼呢。

這次的小手更多了,城堡裏有很多人,他們在開生日會;還有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們也來了;王子開着自己的小船帶着我們也去了這個城堡,好多人很開心等等。看着他們滿臉幸福的樣子,真是不想打斷他們,接下來讓我們也駕着自己的小船,去我們嚮往的城堡吧!視頻《快樂王子的小船》,先讓我們觀看視頻,看看一會你打算表演裏面的什麼角色吧!大家看的很認真,早已安奈不住的已經在一邊想一邊比劃的。接下來讓我們小組站好吧,讓我們也來學習下。大家很有序站好位置上,這時小組內開始討論,你做什麼,我做什麼,你應該怎麼做,等等。音樂開始,看着每小組都在認真的表演,歌曲裏面的小小花甲蟲,一朵小花。特別是最後一個結束的造型是最難的,要求小組內合作完成,每個人都是結束造型的一份子。有的小組已經急得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在比劃來比劃去,都感覺不滿意。

這時我提點下,組裏間相互幫助,大家一起想,我們以前課堂上學過的動作,都可以加進來。過一會我過去在檢查,都已經做好了,幸福和開心寫在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那讓我們跟着音樂再來一次吧。這次同學們更加有自信了,表演的都很好。很多同學表演完後説還想再表演一次,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那我們再來一次吧,看着他們我也很高興。音樂課,我們不能抹殺孩子們的天性,他們好動、好玩、喜歡模仿,那我們就把這些加到課堂中來,他們喜歡,我們老師更加喜歡。

音樂教學隨筆10

蘇霍姆林斯基説:“音樂乃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我愛音樂、孩子們更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薰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

音樂是由音高、音質、音色等有組織、有規律地構成的一種美妙的,能夠反映現實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有利於幼兒全面發展。然而,很長時期以來,幼兒園音樂教學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不太科學的模式:教一首歌曲,先讓幼兒死記硬背歌詞,然後跟着教師一句句的學唱;教一個舞蹈,也只是讓幼兒機械模仿老師的舞蹈動作。久而久之,壓抑了幼兒的創造才能,這是很不利於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的。因為如此,我對幼兒音樂教育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改革,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要全面領會,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的與要求。

幼兒園教育新《綱要》對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提出了:“教給幼兒唱歌、舞蹈粗淺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和表現力等;陶冶幼兒的性情和品格”四個方面的任務和要求。其中關於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情趣和智能,提高其音樂素質等方面,則是目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我們要把《幼兒園教育綱要》中關於音樂教學的任務與要求的'規定,作為我們進行音樂教學改革的主要依據。

二、以趣引趣:

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舞蹈家,而是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陶冶性情和品格。因此,必須強調興趣第一。另外,興趣也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於幼兒年齡小,學習動機與活動本身就有着更為直接的聯繫,因此,我經常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我在選擇教材時,總是儘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經過改編、加工以後才有趣味,如:《手指歌》原來五段歌詞最後兩小節的節奏都是┃××┃×-┃,就顯得很枯燥,經過改編,我就增加了四分、八分、十六分等節奏,如“媽媽洗衣服┃譁-┃譁-┃”;“姐姐拍皮球┃嘭嘭嘭 嘭嘭┃嘭嘭嘭┃”等,孩子們感到十分有趣,這樣既是唱歌,又有遊戲,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設計趣味化。

教育活動設計的好壞,往往決定着這次活動的成敗,因此我對每一個音樂教育活動,都要根據教材對結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情節化、承上啟下、自然過渡,這樣就能使幼兒從一個音樂意境走向另一個意境。

通過透析幼兒的心理、生理特徵,不難看出這些特徵和音樂之間有着諸多的聯繫。幼兒活潑好動、愛玩的個性與幼兒音樂鮮明的律動感以及遊戲性是一致的。因此,在活動設計時將音樂與遊戲緊密結合,以活潑有趣的音樂遊戲貫穿於整個的音樂教學過程,孩子們隨着老師簡練和遊戲性的語言進入了音樂的意境,在音樂意境中感受音樂,並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同時幼兒表現音樂的積極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兒的心理特徵,“形象”是幼兒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我的教育方法力爭生動形象,充滿情趣。

三、以情育情:

達爾克洛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説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説是情感過程”。因此我將音樂教育的重點着眼於引導幼兒對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那麼,怎樣利用音樂手段達到情感交流、讓幼兒輕鬆愉快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呢?我認為關鍵是一個“愛”字,因為老師的感情對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我接觸過的人都説我非常愛笑,確實我是個很快樂的人,尤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我在事業、孩子和生活中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在音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鬆、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比如説在活動中經常看着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如:當孩子們很興奮時,我就説:“天黑了,小動物要睡覺了。”並帶頭假裝睡覺。)同時,我還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我不僅僅是老師,還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鴨媽媽、小鳥、風等,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了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樂活動前,我對教材都要做詳盡的研究和分析,領會每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如:在《娃娃家》這首歌,我就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達的自豪、温柔、高興、自信等幾種感情。由於我對教材的感情做了詳盡的分析,並將這些感情充分表現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簡單的歌曲有了豐富的情感體現,使一首較為平淡的歌曲顯得耐人尋味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師説輕就輕、説響就響,通過反覆練唱來把這些要求強化下來,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四、以新帶新。

奧爾夫體系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對!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在自我探索中獲取知識,在自我探索中增強創造力。作為老師,就要做孩子潛在能力的發掘者、引導者。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我注意啟迪幼兒的形象思維來創造性地表達歌曲的音樂形象。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當孩子們會唱後,我就問孩子們:“怎樣才能把這首歌唱好呢?”有的孩子主張,第一段要唱得快,因為小烏鴉急急忙忙趕回家啊;第二段要唱得慢點,因為小烏鴉的媽媽年紀大,小烏鴉呀要一口一口地喂媽媽,所以這部分要唱得慢些,要唱出小烏鴉很喜歡媽媽,小心地喂着媽媽。這首歌我就是根據他們的構思引導他們進行表演的。在充滿稚氣的童聲中,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愉快的情緒中我也給以技能技巧上的指導,如發生、咬字、口形方面的指導、示範,但這些指導的目的是讓幼兒更好地按自己的意願表達音樂。

其次,我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既能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也有利於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如針對中、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編時需要的有關生活經驗等事先要在其它活動中進行準備,以便幼兒能將注意力集中於音樂的要求和創造的樂趣上。

在創編歌曲中幼兒的“求異思維”得到了發展,孩子們常常會叫“老師,我又想出來了”。他們不模仿別人編的,也不滿足自己編的,這種創造性,就需要老師去發現、鼓勵培養和發展。

綜上所説,幼兒音樂教學改革工作不是一日之功,不但需要幼兒教師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瞭解幼兒音樂教學情況和新信息;還需要幼兒教師努力學好音樂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順應當前素質教育的潮流,探索出一條適合現代不同年齡的幼兒音樂教育體系,為塑造新世紀具有較高音樂素質的優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音樂教學隨筆11

《採山》是一首活潑、輕快的歌曲,在備課時,我首先認真的熟悉了歌曲,仔細閲讀教參,把握歌曲特點,瞭解歌曲的難點,確定了以體驗快樂為主的教學目標,然後,根據教學目標設計這節課。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在聽、做、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彷彿自己在濛濛的細雨中光着小腳丫去採山的愉快心情,並指導學生歡快地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曲;在學唱《採山》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並掌握多樣化的節奏。

這節課的導入,我用美妙的大自然風景圖片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然後通過採蘑菇一系類設計好的問題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充滿好奇中期待這一課。

在教唱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聆聽歌曲兩遍,使學生對歌曲有一定的印象,為學唱歌曲奠定了基礎。然後我把比較難的地方先教給學生,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快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在節奏訓練前我讓學生自己找到採蘑菇樂句以此加深印象,然後哼唱這個樂句的`旋律。在節奏訓練時爭取讓大部分學生明白這個十六分節奏而且能打好這個節奏型。

為了熟練歌曲,在練習中我通過表演啟發學生隨音樂創編一些採蘑菇、採木耳、採山菜等動作來表現歌曲情緒,熟悉歌曲的旋律;通過讓學生用拍手、跺腳的一些簡單律動演唱歌曲,幫助他們感受歌曲的節奏和句式。

這節課的某些細節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自己會設計出更加精彩的教學活動,來豐富我和學生們共同的音樂課。在這節課中我沒有將歌詞發給同學們,使得他們在邊唱邊表演的時候都忘記了歌詞,這一點需要改進。教學過渡語還不夠精煉。我想通過不斷的努力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的。

音樂教學隨筆12

新課標的學習讓我對高中音樂課有了新的認識和探索在一學期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和摸索,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音樂及其它藝術領域相融合,音樂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其存在從來不是孤立的,是從豐富的文化中孕育出來的。因此我在準備每節課時都要豐富音樂教學的人文內涵。如:在《爵士樂》一課的教學中提前為學生準備了爵士相關的交響樂《藍色狂想曲》;介紹了爵士樂的起源;認識了爵士歌手貝西史密斯、喬普森及代表作品;欣賞了電影《海上鋼琴師》的精彩片段;並且老師現場演奏了爵士樂鋼琴曲《演藝人》等等,為學生的課外延展性學習提供了方向和資源,讓學生更加近距離的體驗爵士樂的音樂風格,增加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然的`沉浸在爵士樂之中。

二、“即興編創”教學,體驗創作樂趣,即興編創是在一定的情緒或情境下有所觸動,即時發生興致而進行的依據音樂內容即興編唱或即興演奏的音樂創作。還是以《爵士樂》一課為例:在拓展部分以小組為單位將兒歌《小星星》改編改變成爵士樂風格的音樂作品。集思廣益,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編創質量。

三、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相結合構建有活力的音樂教學。在新課改高中音樂鑑賞教材中專門設計了一個章節來介紹通俗、爵士等大眾音樂,在其它課題中也有流行音樂的滲透,由此可見流行音樂對現今高中生的影響,流行音樂或強筋有力,或優美抒情的旋律和直訴心聲的歌詞都以及它的通俗性而深得當代青少年的喜愛。比如在鑑賞《現代京劇》一課中,穿插欣賞了信樂團的《北京一夜》產生了不錯的音樂效果和作用;例如在欣賞完爵士樂後,學生已經對這種有美國黑人創造的,有獨特旋律節奏特點的通俗音樂類型有所了。於是解趁熱打鐵,使學生能夠繼續感受一下同樣源於美國的其它風格的流行音樂。總的來説,結合教材有選擇的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不僅不會影響教學工作,還豐富了教學內容,鞏固了音樂知識,促進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

音樂教學隨筆13

一直以來,音樂歌曲課被稱為副課,特別是個別地方學校更認為音樂歌曲課是可有可無的課目。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以及音樂歌曲在發展學生智力等方面所發揮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們對音樂歌曲課越來越刮目相看。而作為一名音樂歌曲教師如何不負眾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歌曲放射出它應有的光彩,這是我在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與實驗的課題。我發現影響上好一節音樂歌曲課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以下這幾方面更不容忽視。

一、師生對音樂歌曲課的認識態度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之一

常言道: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作為老師首先要重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要自尊自愛,對任何一節課都要一絲不苟,認真負責,使學生無形中受到感染和影響。針對那些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老師要了解學生,把握他們的思想脈博。否則,只一味地想怎麼設計課堂教學花樣,只能抓住學生一時的心,卻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改變對音樂歌曲課的態度。所以一旦發現有學習不端正的學生,我就利用上課幾分鐘的時間讓大家討論:音樂歌曲課到底有什麼作用?音樂歌曲課究竟會給同學們帶來什麼?沒有音樂歌曲課會怎樣?同學們馬上七嘴八舌,大講特講其好處所在。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老師工作的意義,也使他們更多更好地知道學好這門課的意義,從而自覺自願的完成學習任務。

二、課堂上老師的誇獎與鼓勵也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在實際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實驗發現:同樣的班級,如果這節課我鼓勵讚揚的話語多了適當了,學生的`情緒便會異常地高漲,他們的行為也會與我緊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幾個所謂的調皮學生身上,批評多了,學生唱歌的情緒馬上讓人覺得無精打采,心不在焉。這一點特別是在年齡較小的年級表現尤其明顯。比如學習《四季童趣》這首歌曲,節奏較難:除了切分節奏,還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現。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我除了採用各種教唱的方法之外,重點放在給學生心理暗示上,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整個教唱過程中,我時不時地讚揚激勵他們:“你們真棒,這麼難唱的句子都難不住你們,老師真為你們的聰明能幹興!”“你們的聲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賞一遍!”“你們願意吸收老師加入你們的合唱隊嗎?”一節課下來,不但不覺得累,反而會讓你身心愉悦興致更高。無數次的實驗證明:越是輕鬆有趣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也就越好。當然必要的批評也要有,不過要考慮課堂氣氛及學生的承受能力,講究語言藝術

三、音樂歌曲老師不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還是美的傳播者

在實際教學中,我不只一次地發現:當我身體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時,學生上課也是懶洋洋的,歌唱時很難進入狀態。同樣的班級,當我富有激情地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唱時,學生不僅學的快,對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時,我和其他老師交流中都發現,學生把音樂歌曲老師當成了美的標準。音樂歌曲老師會跳舞,言談舉止美觀大方;音樂歌曲老師會唱歌,聲音美;音樂歌曲老師會彈琴,很讓人着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所以,作為音樂歌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從老師這裏不僅能學到書本知識,還能感受到美的薰陶。

音樂教學隨筆14

在國小階段,對於學生音樂基本功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音準。二、節奏。這兩個方面的學習應該是一直伴隨學生的。教師在這方面工作做的如何將直接影響自己的課堂教學。一直以來,我堅持訓練,在教學中也嚐到甜頭,看着學生饒有興趣的學習,同時對識譜能力的加強,我覺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今天音樂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一首六拍子的新歌《種子之歌》。在常規的發聲練習後,我們進入了歌曲學習部分。由於這首歌是六拍子歌曲,在幫助學生分析節拍節奏的基礎上,我把歌詞帶入到節奏中去練習,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加上情感的處理,例如;x x x,xx。歌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諸如此類的練習,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節奏,在聽幾遍音樂旋律後,學生進行了集體演唱,從唱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都掌握的比較好。為了更好的表現歌曲,也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把打擊樂器引進到歌曲中,沒想到效果還出奇的好,學生伴唱的伴唱,演奏的演奏,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音樂會,特別是有的學生害怕自己表現不好玩不到樂器,這個時候也能嚴格要求自己了,爭着表現好點讓老師能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

在這節課中,有兩點是可以去探索的,並完善以後可以再用:

1、歌曲的學習注重歌詞節奏練習,而且要把情感放在一個重要位置。

2、打擊樂器在歌曲展演中的運用,包括學生自創伴奏節奏型的探索。其實,音樂課中的歌唱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值得探索的領域,單一的歌唱教學是不能適合新課標下的音樂歌唱教學要求的。形式的多樣性,實效性,趣味性,知識性等缺一不可。

音樂教學隨筆15

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各學科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勿庸置疑,這種教育技術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的主流之一,在這次賽課中我也嘗試着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結果很好!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

比如,課前播放了周華健的《朋友》這首歌,在優美的歌聲中,請同學們談感受,以這種形式使同學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朋友的重要性。吸引了他們的好奇心。接下了我把各個環節,都設置了相應的動畫,文字,讓學生覺得很有意思,也願意思考。在調查環節,在公佈調查結果時,當有的同學看見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大屏幕時,非常高興和激動,我想他們以後會做的更好,積極的與同學交往。而其他的同學會反思,向他們學習,希望自己也可以和他們一樣上光榮榜。

現在,我們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上面的知識點少了,增加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味的説教,講理學生會感到厭煩。愛因斯坦説:“對於一切來説,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所以我打算把政治課上活,上精。多應用一些多媒體課件,儘量增加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娛樂、活動、探究過程中學會知識,從而內化為做人的能力。

通過這次賽課,我不僅能力得到了鍛鍊,而且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集體備課、説課、評課。讓我覺得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也從老教師身上學到了有效的教學經驗,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各個環節時間的安排上和對學生的啟發上的不合理之處等等。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多利用多媒體教學,也會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取長補短。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嘗試,使我感受到了改變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效果的快樂,也看到了學生的那種渴望創新、探索、渴求表現的要求,也使我看到了學生們的巨大的潛能,更大的發展性、可塑性,對於我在今後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基礎。我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達到一種“亦師亦友”的境界。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如果説備課、上課等基本教學實踐是元研究的話,那麼教學反思就是次研究。

教學反思的特徵

首先表現為自覺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講台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

其次表現為超越型。反思是一種手段。反思後則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昇華。如此説來,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第三個特徵為個性化。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屬於“個人奮鬥”。你可能在燈光下靜夜思,回顧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為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徵,你就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教學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動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開闢信息綠色通道,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較法。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教學反思的類型

●“課後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

●“周後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説,一週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着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月後思”:對於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常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會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家長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後而知困”,不斷髮現一個個陌生的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guan.com/zh-mo/renwensuyang/meiwenyuedu/g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