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丽馆 >

爱乐活 >家居生活 >

这两个习惯滋养了我的全职妈妈生活

这两个习惯滋养了我的全职妈妈生活

我和两个宝贝

这两个习惯滋养了我的全职妈妈生活

六月底,我升级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刚刚过去的9月1日,是我做全职妈妈满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我带着大宝,孕育着小宝,训练并养成了两个习惯。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做妈妈之前要先做好自己,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妈妈不断成长才能看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而不是仅仅盯着孩子的现在和缺点。

接下来说一说,我正在养成并持续要坚持的是哪两个习惯呢?一是规律的作息——早起早睡,二是保持输入输出。

第一个习惯——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聊到早起,我瞬间成为话痨。咱们群也有很多早起的鸟儿。

梭罗曾说:在一天之中,清晨最值得怀恋和纪念,这是一段让万物醒悟的光阴。

做上班族时,早起让我避开了出行早高峰,避开了排长队进地铁站,避开了贴在拥挤的人群中,告别了踩点打卡,躲在电脑后面偷偷吃馒头解决早餐的生活,过上了走路带风一样刷卡进出地铁站、翘着二郎腿、悠闲轻松地享用早餐的生活。

成为全职妈妈后,早起更是我每天从容安排做家务、遛娃和成长自己的法宝

作为一名全职妈妈,我的生活分为孩子醒着和睡着,孩子醒着的时候,基本没有做自己事情的时间,全是陪着孩子吃喝玩,只有孩子睡着时,世界才安静下来,我才得空。

而比孩子早起两三个小时,就是我最大的空闲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尽情享受自由,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享受写完一篇文章带来的成就感或是写完感恩日记带来的知足,享受做完喜欢事情带来的满足和踏实感。

深圳五点的早晨,经常清晰地听到楼下清洁工清扫地面发出的扫帚声,经常听到隔壁楼栋卖营养粥大叔把粥倒桶里时勺子和桶发出的碰撞声,还能听到老公睡熟中的呼噜声,以及孩子偶尔说的梦话,“妈妈,不要,不要”。

婆家五点的早晨,遇上赶集,摩托的喇叭声和熟人碰面的寒暄话,随着天越来越亮,嘈杂声越来越多。远离嘈杂声,跑楼顶看赣江缓缓升起的太阳,日出的颜色印染了整个江面。每当这时就看到老公气喘喘跑上来,问他怎么知道我在楼顶,他回猜都不用猜,你肯定在楼顶。是啊,我怎么舍得不来看日出呢?

娘家五点的早晨,在大山深处,灯光下翻着书页,听见公鸡一遍又一遍的啼鸣,声音响亮,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一种久违感。

在三个地方早起,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觉得特别有趣,同时也在锻炼不同情况下早起的能力,真正把早起融入生活中。

可能有人会说了,我就是起不来呀,早上困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孕期,那我是怎么做到早起的呢?

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认同早起,认同早起的好处,打算开始。中断了,不要紧,继续坚持早起的训练,并重复早起的动作。做好一件事情的秘诀藏在这六个字中:开始——坚持——重复。

其次是早睡,保证充分的睡眠,早起才更容易更长久。

最后,早起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字,而是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的。闹铃响起—关闭—换衣服—上洗手间—刷牙—洗脸—化妆—喝水,等这套流程做完了,早起才完成。

在这里分享两个小妙招,起床后一定要换上当天穿的衣服和化好妆,非常有仪式感地开始美好的一天。为什么呢?因为不换好衣服和化好妆,容易睡回去,另外这两样做好了,也方便后面直接出门。

在早起路上,分享影响我很大的一个人和两本书。这个人是童话大王郑渊洁,他坚持每天四点半起床写作,早起是他一个人创办《童话大王》期刊40年的保证。期刊创办前几年,郑渊洁是上午写作,后来发现上午的时间容易被打扰,一旦被打扰,写作就受影响了,月底完不成稿,要罚款。后面他把写作时间调整到四点半到六点半,坚持了33年不间断。

两本书分别是日本妇产科医生吉田穂波的《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和纪元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1-2】。前一本书对我的具体影响,后面我会讲到,这里就不重复了。后“一本”,其实是两本,一套有两册,分别是碎片化时代正确的打开方式和自律的力量,步步拆解没时间的伪命题,用自律打败借口,用习惯抵达自由。

第二个习惯——保持输入输出

第二个习惯是保持输入和输出,输出的方式有写公号写育儿日记写感恩日记写情绪日记,还有阅读笔记等,输入的方式有阅读,参加线下聚会和主题活动等。

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给了我很多可供安排的自由时间,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让我从一个伪阅读爱好者成为了一个阅读践行者,真正喜欢上了阅读,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收获,从去年到现在,阅读了将近30本书,比我前面20多年阅读书籍的总和还要多,特别是加入100天打卡群,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共读了5本多和输出几千字的阅读感想。

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他和沃伦巴菲特都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我知道自己不聪明,所以更要多阅读。因此,我外出都喜欢放本书在包里,做产检、坐地铁时拿出来看几页。

生小宝住院第一天晚上,我让老公去图书馆借了卢梭的《爱弥儿》陪我过夜,其他妈妈是老公陪着,我是书籍陪着,当晚看着书入睡,完成了阅读打卡。

第二天手术,六点醒来,看着书开始这将会成为我生命中很特别的一天。我的手术从中午11点延迟到下午三点,是阅读陪伴我度过了漫长的等待。

产后47天,我第一次恢复早起和阅读,家人还在熟睡中,一片安静,我靠在沙发上翻开书,一页一页的翻过,那种能掌控生活的感觉仿佛又回来了,在医院等候叫号做B超时,我站在走廊上看《掌控习惯》。

二是写写文字,把喜欢写养成了每天写的习惯,2018年前,一年都写不完一本笔记本,2018下半年到现在,写完了五六本笔记本,还不包含电子版的。特别喜欢那种笔尖落在纸上,边写思路边清晰心情逐渐变好的过程。

阅读和写文字,给了我力量和温暖,是我全职生活的润滑剂和航向标。当我在育儿路上遇到麻烦和无助时,阅读育儿书籍,总能给我启发,当孩子把我整得很生气,情绪烦躁时,抒写文字舒缓了我的暴躁不安,重新看到孩子的可爱和天真,以及自己的不足。

分享一个阅读带来时间安排上转变的小故事。去年八月份前,孩子没有接到身边,我的时间很自由,早上没有完成的事情拖到晚上做也可以,或者晚上没有做完的事情推到第二天早上也行。孩子接过来之后,这种自由状态被打破了,晚上我和老公两个人倒腾孩子的吃饭,洗澡和睡觉,就累的够呛,使劲力气哄睡孩子,已经困得不行,哪有精力起来学习呀。

早上跟着孩子一起醒来,就开始围着孩子打转,没空闲做自己的事情。就在这时,我遇见了上面提到的那本书《吉田医生的哈佛求学记》,作者分享了她如何一边带着两个孩子,同时怀着第三个孩子,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哈佛,秘诀是跟着孩子一起晚上八点入睡,早上三点起床,三点到六点备考,六点后孩子醒来,倒腾两个孩子上学。每天早起的三个小时,保证了备考的时间。

效仿吉田医生的做法,我们家调整了晚上睡觉和做家务的时间,每天吃完晚饭,不碰手机,赶紧收拾碗筷、洗碗、收拾厨房,接着洗澡,给孩子讲故事,陪着孩子在十点前关灯睡觉。孩子睡着了,不用挣扎和纠结要不要起来学习。吉田医生说这个时候挣扎起来学习的效率也不高,不如早点去睡,第二天早点起来再学。原来安排在上午拖地和洗贴身衣物的家务活,调整到睡前做,这样安排以后,早起既有时间学习,又能轻松地陪伴孩子吃早餐、快速出门遛娃。

阅读路上,我遵循一个原则,学以致用,学了就要尽量为己所用,在不断实践的路上改进和反省。

用习惯抵达自由

早起的习惯保证了我每天输出和输入的时间,输出和输入带来的收获和成长,让我更加喜欢上了早起的时光。

这两个习惯滋养了我的全职妈妈生活,让我在每天单调、枯燥甚至有时暴跳如雷的带娃生活中,能抽出一段时间跟自己对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成为你自己的过程,习惯养成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和一群同频的人一起训练和打卡,把想法落地,不停的重复和做到,你也能收获好习惯带来的大变化。

标签: 全职 滋养 妈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liguan.com/alh/jiajushenghuo/ggw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