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館 >

愛樂活 >勵志人生 >

勵志人物

勵志人物

勵志人物 篇1

畢竟已是二月天,雖有些料峭,但春意已躍上柳梢。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擴大會議閉會當日,經好友介紹,河北師大報刊集團董事長趙曉龍先生邀請文壇著名的“三駕馬車”何申、談歌、關仁山來集團做客,商談舉辦“三駕馬車”杯作文大賽事宜。公事言畢,天色已晚,趙曉龍先生提出找個“鄉村野店”款待三位作家,於是大家上車向郊外駛去。

勵志人物

飯店雖在鄉野之間,但這裏也有小橋流水,而且房間寬敞典雅。“三駕馬車”中何申先生最為年長,其他二位把他推上了“頭把交椅”。有人説過,酒桌上是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的。在席間我慢慢觀察着三位:何申先生文雅持重,談歌先生質樸豪爽,關仁山先生平易睿智。雖然他們之間偶爾也會調侃幾句,但還是能夠看出“三駕馬車”彼此間的默契。忽然我想到天津市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蔣子龍對他們的評論:“當今時代是一個喜歡結盟的時代,同時又是分崩離析的時代,‘三駕馬車’能有今天的成就並不奇怪,説明他們彼此有很好的智慧。他們三個分別在承德、保定、唐山,是個很緊密很得體的三角,當今文壇上能處成這種關係很難得。”此言不虛,可能正是這種智慧和他們之間的相得益彰使得“三駕馬車”在文壇上越馳越順暢。

酒至半酣,服務生已在一側準備好了筆墨紙硯。因為此前已聽説三位的書法皆為上品,我們也做了“預謀”,是非要他們留下墨寶的。於是,談歌先生、何申先生、關仁山先生依次出場。乘着酒興,他們恣意揮毫,不一會兒便紙落雲煙。一旁的我不禁為他們的才氣所折服,除了鼓掌之外,只有向他們敬酒了。突然,談歌先生對我説:“李老師,你出個詞兒,我們三個集體給你創作一幅。”我愣了一下,因為我從未敢有如此的想法。看着談歌先生執著的眼神,我思忖片刻,想到了“三人行”。這句幾乎是家喻户曉的話,出自《論語述而》。這句話中的“三”為虛指,此時,作為後學的我本想用其確指義,表達三者皆為我師的心情。談歌先生拍手説了句“好”,就開始招呼何申、關仁山兩位先生離席。等説明分工後,關仁山先生走到案前題曰:“永偉方家惠存”,接着談歌先生揮就“三仁行”三字,起初我有些不解,繼而又不禁為談歌先生的機智和才學拍案叫絕。孔子稱“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三國時何晏曾評曰:“仁者愛人。三人行異而同稱仁者,何也?以其俱在憂亂寧民也。”“三駕馬車”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的創作雖各有特色,但都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注時代,植根生活,不忘百姓,在文壇上掀起了一股“新現實主義衝擊波”。只不過,他們所處的時代與“殷之三仁”所處的時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由此,我以為“三仁行”之境比“三人行”更高一格。最後出場的是何申先生,他即興賦詩一首:“春秋聖人三仁行,牛車弟子傲東風。千載往事如煙過,百杯茅台萬世情。”三位鈐蓋完印章,談歌先生又對我説:“我們三人這種合作,你是第一份。”於是大家都有豔羨之意,笑稱我是當晚“最大受益者”。是啊,“三駕馬車”平日聚在一起已屬不易,更何況聯袂進行書畫創作了。我真的慶幸自己第一次與他們聚會便有如此的收穫,也更加體會到這幅作品的珍貴。

第一輪高潮過後,大家添酒舉杯重開宴。酒至微醺,趙曉龍先生提議今晚“三駕馬車”既要動手也要動口,邀請三位各來上一段為大家助興。談歌先生又率先起身,來了段京劇《三家店》,節奏明快,鏗鏘有力;何申先生的京劇選段《武家坡》更是韻味十足;早已按捺不住的關仁山先生表演了他的的'幽默版評劇《列寧在1918》,一口地道的昌(黎)、灤(南)、樂(亭)混雜的方言賓白更是讓大家捧腹不已。在這其樂融融的氛圍裏,“三駕馬車”的形象在我眼前更加豐滿,以往在他們作品中讀到的真實、真誠、自然、親切,此時又在他們身上一展無餘,抑或這就是我們常説的文如其人?藝術的門類都是相通的,他們三位的書法藝術和戲曲功底,使我真正領略到了什麼才叫才華橫溢,什麼才叫淡泊灑脱,也真正明白了為什麼他們能創作出那麼多優秀的作品。

幾天過去了,總有一種衝動促使我把當時的景況轉化成文字,以留作恆久的紀念。作為當晚“最大受益者”的我,於是作文以記之。

勵志人物 篇2

20xx年7月14日,32歲的江南春按響了納斯達克股市的開市鈴聲,當天,他創立的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市值達到8億美金,他的個人淨資產也隨即超過20億元人民幣。今年8月底,分眾傳媒發佈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顯示,其第二季度營收已經達到1.79億 美元,淨利潤達到4280萬美元。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翁,江南春的賺錢方式看似簡單,分眾旗下的液晶屏廣告遍佈了中國近百座城市的中高檔商場、住宅區和寫字樓,在江南春發現這項獨特的廣告投放模式之前,還沒有多少人意識到其中藴含着的巨大商業價值。

“第一桶金”的快樂

江南春説,大學生活是自己生命中最快樂的一段歲月,也是在那段時光,他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詩歌的黃金時期,詩人是那個時代的寵兒,因為拿到過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江南春被保送至華東大學中文系,對詩歌和文學的熱情和投入讓他很快成為了學校夏雨詩社的社長。無疑,江南春樂於享受眾人關注的目光,即便日後成為了上市公司大佬,他仍半開玩笑地説,自己在商場內外的每一次超越都是出自“虛榮”。

進入90年代後,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被洪水般的商業浪潮浸滿,曾是校園驕子的江南春逐漸感覺到了冷落,相反,能夠賺到錢的.個體户成為了眾人追捧的對象,這種變化給了江南春很大沖擊,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決定“投筆從商”。

江南春對自己的改變不久便從一次競選學生會主席開始。條件並不出眾的他為了脱稿演講,花了20天時間將演講稿爛熟於心,更加用心良苦的是,他以10塊錢一頓飯的成本,與全校16個系的學生會主席逐一溝通,在最終投票時,他獲得了162票中的159票。

這次競選經歷讓江南春的執行能力和交際能力初露鋒芒,連他的同學和老師也心悦誠服。更重要的是,他因為拉票而張羅的飯局使自己欠下了160元的“鉅債”,這在當時是筆不小的數目,這筆債務直接促使他開始實踐自己的經商之路。1992年底,他進入上海一家廣告公司兼職拍攝電視廣告,每月底薪300元。

沒有任何廣告專業背景的江南春憑着一股進取心和學習能力,很快打開了局面,前幾次拍片,他還要請很多助手,後來,乾脆自己身兼數職,談生意、做策劃、寫劇本、導演、後期編輯,全一人完成。那時候,他經常西裝革履、手挎公文包行走在校園,他回憶説,商人身份讓自己重新在學校贏回了知名度。

因為工作,大二時江南春就已經接觸到了許多大公司和大客户,他的視野逐漸開闊起來,“打工者”和“個體户”已經不能再令他滿足,他決定開始自己事業上的第二次超越。

自信中超越

1994年,仍在讀大學三年級的江南春籌資一百多萬元,創立了永怡傳播公司。由於資金和資質有限,法律上公司仍然依附於永怡集團,這也是當時很多創業者不得不選擇的起點。

當時,江南春有一個朋友負責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在華東地區的風險投資業務,他建議江南春和IDG合作,共同開拓中國IT領域的廣告市場。一直從事大眾消費品廣告的江南春當時對IT產品一竅不通,但他意識到與IDG這樣的大公司合作能夠帶來的潛在機會,並且隱約感到了IT廣告市場在未來的廣闊前景,於是,他毅然將永怡傳播的業務方向轉向IT廣告市場。

IT廣告市場的確是一座海闊天空的金山,誰能最先意識到它的價值便能抓住最好的發展時機。憑藉多年積累下的大量經驗和客户資源,最先一批進入這個領域的永怡傳播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為了上海IT領域最大的廣告代理商。到1998年,永怡傳播已經佔據了上海IT領域廣告代理市場95%的份額,營業額最高時達7000萬元。

永怡傳播的高速發展在江南春的意料之中。那段時間,永怡傳播的盈利因為互聯網業務呈幾何式增長,被他形容為“錢賺瘋了”。“瘋賺”並沒有持續太久,20xx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永怡傳媒幾乎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互聯網客户。

從商多年,江南春在知識分子自信、樂觀的同時,也學會了理性。他反思過往走過的成功與失敗,發現這個自己最先進入的領域競爭逐漸激烈,而在整個產業鏈中,自己只是處在最薄弱的環節,所以,他想創造一個產業,然後快速地在這個產業得到壟斷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所有競爭對手丟在腦後。

投資別人不看好的

離開校園多年,江南春仍然保持着每天看一小時書刊的習慣,他希望跟上時代的步伐,這也是為何在一次極其平常的等電梯過程中,他能被電梯門上的粘貼廣告吸引住。

十幾秒無聊的電梯時間,如果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投放廣告,會有怎樣的效果?説幹就幹,江南春當時就找到大樓物業,詢問能否把電梯大門承包下來變成廣告載體。如同當年競選學生會主席時一樣,憑藉不厭其煩地交際和溝通,20xx年6月到12月,他終於説服了最早一批四十多家高檔寫字樓與自己合作。到20xx年1月,江南春的300台液晶顯示屏裝進了上海50幢高檔寫字樓的電梯旁,“分眾傳媒”應運而生。

到20xx年5月,覆蓋江南春電子液晶屏的寫字樓已經達到一百多棟,初期的物業合同、硬件投入和人工成本,也幾乎耗盡了他先前積攢下的所有財富。江南春是個好“虛榮”的人,他説自己做生意有個習慣,從來不找人借錢,也不借錢給別人。但在分眾,他放下了“架子”。通過軟銀公司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餘蔚,江南春第一次引入了風險投資,隨後,鼎輝國際投資、DFJ、高盛等相繼注入。到20xx年底,分眾傳媒總營業收入已經達到2.4億,總共有1.5萬塊液晶屏和部分等離子電視懸掛在全國各地的大樓電梯旁,公司自此走上正軌。

是江南春一手帶大了分眾傳媒,與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一樣,已過不惑的江南春進行了另外一次嘗試,他選擇成為天使投資人。目前,拉手、糯米、美團、窩窩等7家團購網站都獲得了他的投資。在團購行業陷入瓶頸期的時候,身為投資人的江南春堅定表示,越是別人不看好的,自己才越有信心投。一如他的每次超越一樣。

勵志人物 篇3

從16歲出道至今,他在萬眾矚目和此起彼伏的爭議中,獲得了數不勝數的頭銜和獎項,或許沒有哪一個標籤可以為他做一個相對準確的定義,因為他的成長如此與眾不同,他總是在給人們一個既定形成的概念中重新以嶄新的身份迴歸。他是音樂人、製作人,是超級偶像,是亞洲天王巨星,是新生代領軍人物,是80後首位金像影帝,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是PO朝霆公司的CEO,他叫謝霆鋒。

謝霆鋒從出生之日起便是香港娛樂業頭版頭條的常客,但是他進入娛樂圈卻是為了給投資失敗的父親謝賢還債,儘管他被媒體譽為天生的明星,可是走入演藝圈亦是他當初的無奈之舉,這種無奈在很多年後,當他作為一名父親,在給大兒子Lucas慶祝一週歲生日的一份視頻中顯露無遺,這份視頻的結尾用英文寫着:Ifight,soyoudon’thaveto,liveabetterlife!(我拼,所以你不用拼,活得更精彩!)這是他作為一個父親,給予孩子最好的承諾與祝福。

曾經的他憤怒叛逆、年輕氣盛、我行我素、針鋒相對,不會討好成人的遊戲法則。他在香港唱“無聲仿有聲”這首歌,被喝倒彩被扔易拉罐;他被媒體評價不會唱歌,藉着父親和母親的娛樂影響力混日子;他與比自己大11歲的天后級人物王菲牽手,不顧世俗眼光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姐弟戀……很多時候,所謂的年少輕狂,只是因為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而衍生的一種保護色。當走過了這段時光,謝霆鋒誠懇地剖出自己的內心,他在一次採訪中説,在家庭生活中,希望男的出去拼搏,女的在家,壓力肯定會有,但更是一種責任。這段話,無疑證明他已成長為一個可以擔當的男人。這種擔當,更體現在他接拍動作片的努力工作上,拼命的態度為他帶來了行業內的良好口碑,於是,成龍讚譽:他是未來華語影壇的大哥大,劉德華説:‘謝霆鋒’時代無可替代,周潤發更是在第30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公開稱讚道:香港電影未來30年就靠你了,霆鋒,我撐你的。這些大佬級人物的評價,比任何一個媒體頭條講得更中肯,比任何一個獎項鼓勵來得更真切。

是的,他也曾肆意地揮霍着青春,也曾深深地傷過誰的心,也正是如此的敢愛敢恨,所以他在26歲那年,攜手分分合合的張柏芝,走進婚姻的殿堂。她曾是作風大膽的豪放女,他曾是形象擺爛的負心漢;她曾在夜店中不屑地豎着中指,他曾在演唱會中憤怒地摔着吉他。這樣倔強的兩個人,為生變的`婚姻留下了伏筆,果然,“豔照門”事件爆發,在矚目睽睽的壓力下,他頂着昭然若是的綠帽子,把事件硬生生地吞在心裏。我們知道後來的故事是,他選擇了原諒,選擇了對張柏芝的理解,卻在五年後,從這場婚姻的解體中明白,原諒了不一定是寬恕,理解了不一定是認同,原諒只是原諒,而理解也僅僅侷限於理解。

這一場散了的愛,讓他們兩人再次傷筋動骨。他的劍鋒藏鋭,她的剋制內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質疑。也正是這場散了的愛,引發了媒體對於二人財產分割的揣測,更曝出了謝霆鋒的另一個身份,PO朝霆公司CEO。

如果你還記得,22歲時的謝霆鋒因為“頂包案”經歷了人生的一場軒然大波。他被送往香港壁屋懲教所關押,14天監禁,強行社會服務240小時,他成為全民的反面教材,公眾形象大跌,同年7月份,他宣佈暫別娛樂圈,並表示會做到一個大家更喜愛的謝霆鋒再回來。也正是這一年,因為工作關係,他發現了中國後期製作的市場空白,於是變賣房產,把當時所有的錢都用來投資,買了一些二手設備,成立了PO朝霆公司。這是他人生的一次低谷,也是一次機遇。這的確是放手一搏,但卻不是盲目的,在投資前,謝霆鋒有準備地跟一些出品人簽訂了一些協議,有3部電影,2個廣告,3個音樂錄影帶,以保證可以提前支付公司一年半的日常開銷。

22歲,你,你,或者你,在做什麼呢?在和新交往的女朋友風花雪月,在寢室趴在被窩裏看武俠小説,在電腦旁關注魔獸世界遊戲的發行與攻略,或許,在這個社會中,大多數人的22歲還以一個孩子的身份在校園中穿梭,還從來沒有自己掙過一分錢,或許還就着謝霆鋒和張柏芝的關係茶餘飯後的大肆評論。

而22歲的謝霆鋒,正在為他所熱愛的東西付出努力。近十年的努力,他完成了多次的蜕變,對自己有自知之明,也能坦然承認自身的弱點。他説,只有經歷了失敗,才開始成長;他説,沒人能阻撓你追逐夢想,你應該闡述你的夢想;他説,最重要的領袖品質是把對的人才放在對的位置上。

正像謝霆鋒自己所唱的那樣,“越動盪越勇敢,世界變更要我闖,一身坦蕩蕩到四方,五千年終於輪到我上場。”是的,謝霆鋒,一生只靠我雙手,不到極限不離場,四面八方,在等着你做王。

勵志人物 篇4

近日,社交網站的一項在線調查結果稱,美國人最具幽默感,與美國人的幽默相對應的是,美國幽默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2011年5月,有着“網絡奧斯卡獎”美譽的第15屆“韋比獎”上,幽默搞笑網站“娛樂至死”捲走8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流行歌星賈斯廷·比伯憑藉一段搞笑視頻獲得了由公眾評選的“人民選擇獎”。無獨有偶,2011年1月,美國幽默出版商Cheezburger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風投,這家公司提供的核心內容是“可愛的動物圖片+搞笑的拼寫錯誤”。

笑中自有“黃金屋”

“我們的投資者絕對是我們的忠實粉絲。”Cheezburger網站總編輯艾米麗在給記者的回覆郵件中不無自豪地説。她是公司總裁本的妻子,被認為是“站在幽默背後的女人”。

本曾是一名記者,艾米麗是一名全職博客寫手,他們夫妻倆在2007年創建了一個有趣的小寵物網站,內容包含寵物幽默、滑稽圖片,同時也發佈一些產品信息。在建立之初的一個月裏,這個網站幾乎無人問津,但美國聖保羅沙門菌疫情發生之後,網站流量瘋狂上升到每月150萬。

艾米麗在這個時候辭掉了工作,專職博客寫作,而本也開始對做記者產生了厭倦感,決定專注於做“有趣的事情”。在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本説:“我喜歡Cheezburger。”這家網站同樣誕生在2007年,起初的內容是貓的搞笑圖片,由夏威夷的一對情侶博客寫手創建。本的朋友回答道:“那你為什麼不買下它?”於是就有了本向天使投資者的一段有趣告白:“我想成立一個媒體公司,但我要先買下Cheezburger,你能不能給我225萬美元?”本曾有過投資互聯網失敗的案例,並因此欠下了4萬美元的債務,但這次他還是拿到錢了。

2007年9月,交易完成,本支付了200萬美元,成為Cheezburger網站的新主人,不少人説他瘋了,但現在看來是其最成功的投資之一。這家網站“從第一天起就有利可圖”。因為他堅信:人們每天用5分鐘時間尋找快樂,是他所能給予的,而這也是他的商業模式的根基。

到目前為止,通過收購和自建,Cheezburger集團擁有50家網站,涵蓋幽默產業的各個領域,現有用户1650萬人,每月上傳超過50萬個照片和視頻,每月頁面瀏覽量為3。75億次,視頻瀏覽量為1。1億次。本和妻子樂此不疲——沒有什麼比讓人笑着掏錢更可樂的事情了。

中國的“幽默者”

中國人其實並不缺乏幽默精神,在互聯網發展早期,有不少笑話網站生機勃勃,但現在大都難覓蹤影,活着的幾家也多是“複製+粘貼”式的內容採集方式,好多掛着百度等網站推廣的廣告聊以度日。

當然也有出類拔萃者,比如“我們愛講冷笑話”,架構雖然簡單,就像是一個博客,但人氣指數高,每篇小文章的點擊量都超過10萬人次;截至7月上旬,其同名微博的粉絲數量,就將近200萬,不少廣告主盯上了它。

李旭,一位專職的JAVA開發工程師,在百度推出開放平台以後加入了賺錢的隊伍,到目前開發了大約20個百度APP,其中有一個名為“笑話之家”。現在李旭的團隊成員只是兩人,一起設計開發關於笑話的'應用程序。

這是一個“賺快錢”的團隊,在李旭的規劃中,其團隊構成應該是“一個設計,一個開發,實在不行再加一個運營”。至於內容,李旭説:“內容誰都好找,網上有的是。”

有時候他們不得不面對被抄襲的困境,李旭曾發現百度裏有一個應用抄襲自他們。“沒辦法,一沒註冊,二沒版權,人家説就是抄的你的,你怎麼辦?”解決這一問題只能依靠技術手段,李旭考慮着把所有軟件都加密。

到目前為止,李旭的“笑話之家”共從各家網站蒐羅來了近1200條笑話,這會給他帶來每天500元左右的收入。“收入能趕上出本《笑話大王》。”李旭説。

同樣發揚這一“精神”的還有尹光旭,一個“85後”的小夥子。兩年前發現微博這一平台之後,他專門註冊了10個跟笑話有關的微博賬號,發揚“搬運工”精神,從各大笑話網站直接取材,編成140個字的“微博體”,一週後他發現,“冷笑話精選”賬號最能吸引粉絲,遂將其作為主打。現在,這一賬號的粉絲數量將近450萬。

正如艾米麗對採訪的記者所説:“我們並沒有激勵我們的用户貢獻優秀的內容。我們網站的成功在於直指人們的內心行為。人們渴望笑。他們喜歡笑,他們想分享在別人身上找到的滑稽事。同時,別人因為自己提供的內容開懷大笑,人們會覺得這能表現出自己的幽默感,這在他們看來是一種榮譽。”

這種特殊的行業,將吸引更多的人去嘗試。美國的幽默笑話產業已經引起風投們的重視,而在中國,這個行業只是得到了少數人的關注,它的前景十分樂觀。

勵志人物 篇5

李嘉誠難得清閒,正在家裏煮咖啡,準備喝完後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就在這個時候,三個電話打了進來,是三個不錯的朋友向他推銷保險,名目不同,內容卻差不多。李嘉誠同意約見,但每個人只給五分鐘時間。

三個人同時來了,李嘉誠看看咖啡還沒有開,就坐下來讓三個人分別介紹。第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説了起來,説他的保險如何如何好,説上過的人都獲得了什麼好處,説了七八分鐘還沒有停的意思。李嘉誠坐在那裏聽,一直微笑,他是很講禮貌的人,不論對方説的他愛不愛聽,都會耐心地聽完。

第二個人説的時候,離李嘉誠規定的結束談話時間只有六分鐘了,他簡明扼要,説介紹他來的人和李嘉誠關係如何密切,他又和那個人關係如何好,希望李嘉誠能考慮和他簽約。李嘉誠仍然微笑,沒有表態。

這個時候,咖啡沸騰了,氣泡頂得壺蓋“噹噹”直響,第一個人看了一眼,又轉過頭來看李嘉誠,並把保險合同向前推了推。第二個人也看了一眼,然後繼續和李嘉誠拉關係,説他的保險。第三個人卻趕緊站起來,跑過去關了火,小心翼翼地把咖啡壺端了下來。

約定談話的時間已經到了,李嘉誠看看錶,對第一個和第二個人説:“你們先回去吧,你們的保險我會慎重考慮,然後讓我的朋友給你們答覆。”兩個人起身走了。

第三個人也要離開,李嘉誠把他叫住了:“你不是來推銷保險的嗎?為什麼要走?”那個人淡淡一笑:“我很不走運,您的談話時間已經到了,我不能再打擾您。”李嘉誠倒了一杯咖啡,説:“我還有十分鐘,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聽,你説吧。”那個人喜出望外,開始有重點地説他的保險內容。李嘉誠的咖啡喝完了,他也把保險介紹完了。李嘉誠看看錶,站起來,説:“好了,我沒有時間了,你明天去找公司財務總監,我要買一份你的`保險,不,我要給公司高層每人買一份你的保險。”那個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嗎?為什麼?”李嘉誠一笑:“因為你幫我端下了咖啡壺,沒讓沸騰的咖啡澆滅爐火,杜絕了可能發生的危險,這説明,你有一顆為別人着想的心,為別人着想的保險才保險,不為別人着想的保險不保險。”那個人説聲謝謝,高高興興地走了。

李嘉誠投保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要儘可能地去為別人着想,儘可能地去幫助別人。因為,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換句話説,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勵志人物 篇6

《張三丰創太極》

張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實,號三豐,又號元元子,因蓬頭垢面,又名張骯髒,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時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對於他的傳奇故事當時曾經普遍流傳於民間,甚至把他看成了仙人。咱們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吧?太極拳最大的特色就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丰到底怎麼發明的'太極拳嗎?本片要説的,恰是這個故事。

勵志人物 篇7

一百年前,在法國,一位大學生登上了一列火車,鄰座是個看上去像農民的老人,老人手執念珠,嘴裏唸唸有詞。

“先生,你還相信這些過時的東西?”學生問。

“是的,我相信。你不信嗎?”老人回答。

學生笑了笑:“我不相信這些愚昧的事情。聽聽我的建議,把你的念珠扔掉,瞭解瞭解科學對此的解釋。”

“科學?我不懂這個科學,興許你能給我解釋解釋。”老人説。

學生説:“這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説清楚的`,請留下你的地址,我會寄給你一些書,你自己看吧。”

老人從內衣口袋裏拿出一張名片,學生接過一看,臉一下子就紅了,低頭不語。名片上寫着:路易斯·巴斯德巴黎科學研究院院長。

學生遇到的是法國世界一流的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

勵志人物 篇8

他出生時,家裏很窮。但與別的家庭不同的是,他們家有個“康樂隊”———爸爸彈簡單的樂器、媽媽跳舞唱歌。

一家人苦中有樂,其樂融融。

有一年過生日時,他好想邀請同學到家裏來玩,可又怕同學笑話家裏窮。

媽媽知道他的顧慮後,很認真地對他説:“爸媽窮,這是事實。但我們窮得有志氣,我們不偷不搶,只要一直努力,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後來,媽媽主動邀請同學參加兒子的生日聚會,大家玩得都很開心。對他一家人的和睦氣氛,同學們很是羨慕。

這件事讓他明白,財富絕對不是評價一個人有沒有價值的標準。

在此後的很多年,他對於自己出身貧窮的事實十分坦然,從來不會遮掩。

由於受爸爸媽媽的影響,他從小就對打鼓充滿了興趣。作為鼓勵,媽媽買了一個二手鼓送給了他,並問:“你想不想表演給大家看?”

他遲疑了。

“如果你上台表演,媽媽就給你做表演用的新衣服。”

“那我要李小龍的衣服。”

於是,5歲的他第一次登台演出———其實也就是一場婚禮流水席,但很多人都放下手中的碗筷看他表演,還為他鼓掌。他第一次覺得掌聲原來這麼好聽。

正是媽媽的獎勵,讓他從此走上了表演之路,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沒感到辛苦和嚴厲,因為每完成一次挑戰,就可以得到一面鼓、一套新衣服、一個玩具等等。當然,媽媽也有“冷酷”的一面,媽媽對他的教育原則向來是賞罰分明。

有一次,他在家裏玩火,正好被媽媽發現了。為了讓他知道玩火的嚴重性,她還把他送到了警察局,結果把他嚇得半死,可是他不知道,其實那是媽媽拜託警察和她演的一場戲而已。

在他長大以後的記憶裏,一直記着一家人牽手的畫面:自己站左邊,中間是媽媽,右邊是爸爸。每天,三個人手牽手去表演、賣藝,雖然他們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得不好,卻是全家人最快樂的好時光。

然而,那一年,他爸爸病危了。在病房裏,他第一次看到媽媽抱着爸爸哭成一團。為了完成爸爸最後的'心願,他計劃了一次上海之旅,讓爸爸最後帶着滿足離開了人世。爸爸離開後,他深情地對媽媽説:“媽媽,你要準備好,我們要一起繼續走下去。”

可是隨着他越來越紅,又忙着四處演出,並不能天天陪在媽媽身邊,於是打電話成了家常便飯。

有一天,媽媽很認真地説:“兒子,你知道媽媽為什麼總是打電話給你嗎?”

“不知道呀。”

“因為媽媽不想看到電視裏報道大廈失火的新聞時,卻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否在那棟大廈裏。”

從此,他無論在哪裏,只要一有空就給媽媽打電話,現在的他和媽媽相依為命。每次開演唱會,都會邀請媽媽做特別嘉賓。但有一次媽媽生病住院,沒有出現,卻帶來了一封信:“兒子,這兩年家裏的負擔都是你在扛,你辛苦了,但媽媽一直以你為榮!”

媽媽的鼓勵和肯定,再次讓他流下了眼淚。

是的,媽媽不是一個讀過很多書的媽媽,只是一個普通的街頭藝人。但媽媽卻用自己的智慧,教會他比任何一本百科全書都多的道理。

他叫羅志祥,是目前很紅的演員、主持人、歌手,也是娛樂圈公認的好人緣、孝順、平易近人的帥哥。

很多媽媽見到他都會如此感歎:“我要有這樣一個完美的兒子就好了。”

勵志人物 篇9

順豐CEO王衞:做企業不只為賺錢

在中國快遞行業,順豐速運近年來無疑讓人側目。“自20xx年10月8日起,對部分線路快件價格進行小幅調整,平均調幅2%—4%。”。作為快遞行業“巨頭”,順豐領漲再次將其推到了輿論潮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個能夠叫板EMS的民營企業,人們對其瞭解近似於零,甚至連其掌舵人是誰也鮮有人知。在相關渠道的支持下,羊城、晚報記者走進了這家歷史並不長的粵企,獨家對話了比傳統粵商似乎更低調的、謎一樣的創始人。

1993年3月,作為第一代“水客”,揹着裝滿合同、信函、樣品和報關資料的大包往返於香港和順德之間幾年後,22歲的王衞在廣東順德創立了順豐速運。當時,這家公司算上王衞本人也只有6個人。

經過18年的發展,截至20xx年,順豐的銷售額已超過100億人民幣,年平均增長率40%,員工11萬多人。據權威數據顯示,20xx年,在廣東市場,順豐已經超越EMS,成為快遞行業的龍頭老大;在國內市場,順豐的市場份額也飆升至19%,是最大民營快遞企業,離第一名的EMS僅有一步之遙。

然而,作為中國快遞業裏最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人們對順豐瞭解得太少了,這家公司既不打廣告,對外也異常低調。身為掌管百億快遞王國的順豐董事長王衞,則比順豐本身還要含蓄得多,此前從未正面接受過任何媒體專訪,網上也極難找其照片。就連順豐的企業內刊《溝通》,出版7年來,也從未出現過這位掌門人的面孔。

對話王衞:做企業不只為賺錢

王衞,1.75米左右,穿着純白的polo襯衣,搭配土黃色的休閒褲,手錶也只是普通運動款,年輕、樸實而英俊,是記者對王衞的第一感覺。“我知道要來的總會來,避也避不開的,只是能躲一時就一時吧。”王衞的開場白,坦誠而幽默。

談低調:賺到錢只是因緣際會

羊城、晚報:這是您第一次接受媒體專訪?

王衞:是的,這是我第一次直接面對媒體,今天豁出去了,我能説的,一定言無不盡,但還是不要拍照。我總是站在旁邊的那一個,習慣了享受低調的生活,做一個平常的老百姓、一個凡人很舒服,沒有威脅。

羊城、晚報:這就是您保持低調作風的原因嗎?

王衞:我信佛,我認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沒有關係的,成就是與福報有關係,所以有錢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擁有本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賺到錢只是因緣際會而已。所以我認為,個人事業上的一些成績不值得渲染。

低調一點對於管理企業也有好處,沒有員工認得出你來,你才可以深入到基層去了解到最真實的情況。

談融資:上市會讓企業變得浮躁

羊城、晚報:有沒有讓順豐上市融資的打算?

王衞: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回到宗教信仰上來,我認為,做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我是想做成一個平台,通過這個平台我可以實現我的價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着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業,是想讓企業長期地發展,讓一批人得到有尊嚴的生活。上市的話,環境將不一樣了,你要為股民負責,你要保證股票不斷上漲,利潤將成為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這樣,企業將變得很浮躁,和當今社會一樣的浮躁。

羊城、晚報:您認為上市會對順豐的發展不利嗎?

王衞:是的,做企業應該踏踏實實的,真正想做好企業,不一定要上市,要做基業長青的企業,就要有遠大的遠景,要為未來進行大膽的投入、大量的投入。成為上市公司後,你的每一筆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説服他們這筆投入時有利可圖的,是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的,要有業績出來,這個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戰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證我不會失敗,這也違背了我做企業的精神。

同時,在國內快遞行業面臨着國際上四大快遞巨頭的競爭,一旦上市的話,就要信息披露,企業就要變得透明,這樣將不利於我們制定戰略性的計劃,作為一家正在快速成長的企業,更加有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商業祕密。

所以,作為企業的老闆,你一定要知道你為了什麼而上市。否則,就會陷入佛語説的“背心關法,為法所困”,可以説,順豐在短期內不可能上市,未來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為了圈錢而上市。

談行業:市場步入細分時代

羊城、晚報:新的《郵政法》出台後,快遞行業的准入門檻提高了,順豐也從港資企業轉成內資企業,這些變化對順豐有何影響?

王衞:新《郵政法》的出台其實很及時。從順豐的經營上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網絡,投入的錢極其巨大,但從保障消費者的角度考慮,提高門檻很必要,而且我覺得,目前的門檻還算低了。

羊城、晚報:業界大多認為,快遞行業將進入大整合的時期。小型的快遞企業將紛紛關門或者被併購,大型快遞企業最終將徹底壟斷市場份額的90%以上,最後倖存的快遞企業只會有10家左右。你對此有何看法?

王衞:提高門檻之後,我不認為這會導致很多企業關門。從美國快遞的發展來看,在FedEx、UPS等快遞巨頭的統治下,美國還是有大量的小型快遞公司,這類快遞公司的定位大多都是“同城快遞”。所以説,在中國,我覺得未來不會有很多小型快遞公司會關門,快遞行業會進入一個細分市場的時期,市場劃分將越來越清楚,不是所有的快遞公司都一定要在全國鋪設網點的,找準定位最重要。可以説,快遞行業細分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

業內人士談順豐

一位順豐的供應商説:“順豐一定會成為中國的聯邦快遞(FedEx)。這是不可避免的,你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它10年之內也許會買100架飛機,全國八成以上的機場周圍將來都會有順豐的地。光這兩樣,已經沒有第二家能跟它比了。”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於在產品多樣化、運作標準化、全程計算機系統智能控制和質量考核的層層推廣,順豐服務質量和客户滿意度提高得很快,近幾年來順豐快件遺失率、損壞率等,均為行業較低的水平。

從第三方發佈的速遞行業客户滿意度調查報告來看,順豐集團客户服務滿意度處於規模以上速遞企業前列。”

勵志人物 篇10

莫扎特3歲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4歲跟父親學習鋼琴並開始作曲,6歲舉辦巡迴演出,12歲創作歌劇《虛偽的善意》和《巴斯蒂安與巴斯蒂娜》,16歲在大主教的宮廷樂隊裏擔任首席樂師。於是,莫扎特被譽為“音樂神童”。

面對這種稱呼,莫扎特這樣説道:“你們都看到了我的天分,但看不到我的勤懇。人們認為,我的藝術成就是輕而易舉得來的.。但這是錯誤的。沒有人像我這樣在作曲上花費了如此大量的時間和心血,也沒有一位著名大師的作品我沒有再三地研究過。誰和我一樣用功,誰就會和我一樣成功。”

莫扎特的童年並不快樂,他被父親當作搖錢樹,四處奔波為貴族演奏。他疾病纏身,35歲便英年早逝,卻留下了許多驚人的傑作,其中包括22部歌劇、41部交響曲、27部鋼琴協奏曲、6部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這些作品中大部分都充滿了歡樂、純真,如同珍珠般玲瓏剔透,又似陽光般和煦温暖,充盈着勃勃生機,備受世人鍾情。

曾有人問他為什麼能做到如此成功。他説:“生活的苦難壓不垮我。我心中的快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快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快樂。”

故事有兩個意思:一、不要只看到成功者表面的光鮮,也要看到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二、不要因為自己經歷了許多痛苦,於是時時處處把自己的痛苦亮出來,試圖把自己的痛苦轉嫁給別人,那樣只會讓別人把你看成祥林嫂。

想想那些偉大的人物,愛迪生給我們帶來了光明,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達·芬奇讓我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奇才,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則讓我們明白了“適者生存”的進化論思想……他們帶給我們的是知識和財富,而不是抱怨和哭訴,雖然他們遭遇的挫折、失敗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讓我們看到希望,看到努力是有回報的,看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向他們致敬吧!

勵志人物 篇11

中國互聯網業的“活化石”雷軍説自己曾經是“不怕苦,不怕累,人定勝天”,但當初他信心要換一種活法,“我們找對了一個風口,連豬都能飛起來的風口。能引起這麼大的關注,有這麼多人知道,就是情勢比人強。”

再動身

20xx年12月的一個深夜,北航北門的柏彥大廈。金山軟件的CEO雷軍需要做一次離別,他興許想過,這是最後一次待在金山的辦公室了。有人記載了當時情況,“掐滅手中的煙頭,雷軍從辦公室的沙發上站了起來,拎起雙肩揹包搭向背上。包比平時沉,他的動作比平時有些緩慢。”

那時候的雷軍,已成名多年,被稱為中國互聯網業的“活化石。”

20xx年紀末,在卷石天地大廈12層的辦公室內,他似掉以輕心地説:“我是1992年1月4號參加,20xx年12月24號辭職,總共差了十來天,正好整16年。”

20xx年7月7日,金山軟件發佈雷軍接替求伯君擔負董事長,求伯君“因為健康原因”將於半年撤退休。20xx年12月,剛上市兩個月的金山發佈申明,雷軍“因為健康原因”辭去公司總裁兼CEO。

重回金山後不到一週,雷軍作為創始人的小米科技就揭開了面紗。如何調配精神,雷軍説:“真實 未審沒有措施謝絕張老闆和求老闆20年來的情義。對於金山,只有責無旁貸。”

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時空變更後的權利更迭,而關乎人心的,寥寥數語,被一帶而過。

試想,一個勞模般的CEO,每天平均工作超過16個小時,這種工作習慣保持了十多年,忽然他離開了,一下子成了退休老幹部,離開了原來的舞台,生活變得萬籟俱寂。

“那半年,沒有一家媒體想要採訪我;沒有一個行業會議邀請我參加。我有的是時間,沒人記得我。我似乎被全部世界遺忘了,冷淡而現實。人情冷暖突然間也清澈如鏡。那個階段,我變得赤貧如洗,除了錢。”雷軍説。

重回董事長,對20xx年的雷軍來説,似乎只是一個預熱。一個多月後,雷軍歸來,他再次站到了舞台中央。

20xx年8月16日,798藝術核心北京會所的舞台中心,雷軍身着玄色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身份是小米科技CEO,他帶着“一款頂級智能手機”,對台下八百多名聽眾講述出生歷史。場地彷彿太小,更多的人席地而坐,現場頗為惹人注目標場景是“小米限量版工程機”的預售步隊,排了一百多米。

這場消息宣佈會,頗像雷軍和小米手機的一場脱口秀,有人感到這和在莫斯康尼會議中央的表演有相稱神似的處所,現場有人忍不住喊了起來“雷布斯”。

當天現場播出了一個短片,一幫中國互聯網的風波人物齊聚一堂。樂淘網CEO畢勝、多玩網總裁李學凌、金山網絡CEO傅盛等人,一起摔掉手裏的蘋果手機,高呼:“我們要小米!”

這是他們給雷軍跟小米的禮物。他們都曾接收雷軍的投資,是老友,亦是曾經或者將來的配合搭檔,雷軍更樂意稱他們為“兄弟”。

發佈會停止未幾,雷軍公然談到了他對喬布斯的見地:“他的問題我都想清楚了,就算見到了,也沒什麼可問的。”

有媒體如此評論喬布斯對中國科技和互聯網行業的影響:對大多數企業家來説,喬布斯是一尊隨時可以被拿來附身的神,他們都知道自己不會成為喬布斯,但當其他同行試圖表演或説明喬布斯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放過任何挖苦和吐口水的機會。“雷布斯”的稱説讓雷軍成為眾矢之的。

這一事件也讓雷軍看到了他和喬布斯的差距:“喬布斯是個內心很強大的人,他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這點上我和喬布斯相差很遠,雖然我也是個心坎強大的人。”

從萬籟俱寂到舞台中央的喧囂,質疑也罷,追問也好,對雷軍來説,媒體的連篇累牘只闡明瞭一個信息:我回來了。

好學生的疑惑

“我從小就是好孩子、好學生,根紅苗正,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我如此篤信並踐行着所接受的貨色。你想想,一個主意單純、踴躍向上、非常熱忱的青年人,他的信奉一點一點被事實無情擊碎。他在社會上打拼了一二十年以後,體無完膚,為什麼?他發現他所接受的那套教育是行不通的,你知道這多恐怖嗎?多可悲嗎?”

1969年,雷軍誕生在湖北仙桃一個老師家庭。他的中學時期,學習的氣氛頗為濃重,“我們仙桃中學也還挺厲害的。6個班考了了17個清華、北大,我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的同桌上了清華。”始終處於前多少名的雷軍,拿着上清華北大的成就上了武漢大學盤算機系。

18歲的雷軍進入武漢大學,為了不落伍於人,他戒掉了晝寢的習慣,把時間宰割成以半小時為單位,為自己制訂好每半小時的學習規劃。

在武大還發生了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對雷軍來説,他在大學的藏書樓看到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書,一本講述喬布斯等人在硅谷發動技術革命的書。至今,提到這本書,雷軍似乎依然熱血沸騰,他甚至可以迅速把那本薄薄的貌不驚人的書放在記者眼前。

20歲,他用兩年讀完別人4年才幹讀完的課程,幷包攬學校幾乎所有的獎學金。22歲,與人合著《深刻DOS編程》、《深入Windows編程》,成為程序員爭相瀏覽的紅寶書,堪稱少年景名。雷軍記得很明白,大學班上百十來號人,他入學的成績是第24名,畢業的時候是第6名。

雷軍1992年進入金山公司,6年後出任首席履行官。他連續了大學時的勤奮。原金山高等副總裁王峯迴想,當年雷軍每每在放工之後約他在辦公室談工作,一談就到深夜。16年來,對於雷軍來講,這種勞模式的生涯切實是太畸形不外。

在軟件業,金山被稱為執行作戰能力和行政組織才能都非常強的一家公司,但這解釋不了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金山陷入“前有微軟,後有盜版”的窠臼裏。以金山為代表的中國軟件公司逝世扛民族軟件旗號,雷軍接受的教育讓他篤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勝天。

雷軍一直活在他這一代人的宿命裏,他一直接受這樣一套標準:從好學生到好員工,從好員工到好引導。他從未對這套計劃和系統發生過任何懷疑。在他的率領下,金山軟件、金山遊戲、金山的電子商務,都做到細分領域前幾名,但是,金山仍然成不了一流公司,甚至連IPO都要苦戰若干年。

猜忌開始在心裏生了根,先是對他早年所接受的教導。雷軍第一次去香港,發明清晨3點街頭很保險,並非傳説中的黑道橫行,他第一次瓦解。

爾後,他去美國待了幾個月,發現本國的月亮真的比中國“圓”,他又崩潰了。“你叫我説什麼好呢?我們整整一代人,都挺可悲的。”

這種懷疑到後來,就衍變成了對金山的商業途徑和價值體系的質疑。“其着實金山後期我就覺得錯誤了,當你深信自己很壯大的時候,像裝甲車一樣,逢山開路,過河架橋,乘風破浪。但是當你殺下來以後,遍體鱗傷,累得要死,你在想,別人成功咋就那麼容易?”雷軍在反思。

雷是一個重義氣的人。只管沒能成為傳奇,金山仍是上了市,固然市值是海內某些互聯網至公司的零頭。

比雷軍大5歲的張旭日,清華畢業後去了麻省理工學院。在異國文明的氛圍中,他很快就實現了自我改變,而不用皮開肉綻。

張朝陽在接受採訪時説:“到美國之後,我變得非常反水。我在銀行裏從沒有存款。買車一定是敞篷車,開車途經商店時要來個急停調頭,進去買一副墨鏡戴上……穿衣服一定要穿Polo,甚至梳過Ponytail(馬尾)。那時我盼望過Cool的生活。”

在決定經商之前,張向陽早已廢棄了諾貝爾物理學家的幻想。他以為諾獎得主並不是那麼受人注視,可能看100萬次電視才會呈現一次楊振寧的面貌。

1996年,張朝陽聽到華僑迷信家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居然沒有一絲震撼。在他看來,那個社會的傳奇是另外一些人。

張向陽和雷軍心目中的豪傑是統一類人。所不同的是,沒有累贅的張旭日捉住了互聯網浪潮裏的一朵浪花,而雷軍則帶着少年的不服輸,在16年的時間裏,認為以己之力,能轉變一個工業的宿命。成果什麼也沒有改變,他心生去意。

20xx年12月,在記者見面會上,雷軍用深深的一鞠躬留念自己任職的最後一天。在中層溝通會上,他持續鞠躬三次,才得以平復員工龐雜而衝動的情感。雷軍説:“我終於把債還完。”

他離開了,思考了大半年,對媒體多次提到“五點反思”:人慾即天理、順勢而為、廣結善緣、少等於多和推翻翻新。他對自己説,“金山就像是在鹽鹼地裏種草。為什麼不在台風口放鷂子呢?站在台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然而碎了的信奉,如何重構?僅僅找到風口?

幕後4年

“離開金山對我是一次重創,心理上的創傷超過了大家的設想。我這個人很努力,很勤懇,帶着一幫和我一樣的人,打了這麼多年山河,整成這個樣子,我肯定不信服。要是我沒盡力也認了,然而我無比努力。二十多年,這麼多的機會,一個都沒撈着,我問自己為什麼,問題肯定出在我身上了,那我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不服輸。”雷軍説。

有人點評雷軍:很執着,但一直沒站在風口上。別人做互聯網的時候,他持續做軟件,最後軟件業整體不行了。在他一邊做軟件一邊做互聯網的時候,又錯過了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光,最後還被軟件公司給絆住了。

雷軍是湖北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在湖北本土着土偶看來,湖北人性格中最大的特點是“不服周”,個別兩個人打架的時候,把對手按在地上的人會問“服不服”,另一個人會説“不服周”,這是湖北人道格中頑強不易服輸的特色,也是雷軍性情的另一面。

這樣性格的人不能忍受世界為何如此安靜,似乎忘卻了曾經有自己的存在。雷軍顯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產生在自己身上,他靜靜做了很多事情。4年後,圈內人和圈外人似乎都豁然開朗:“雷軍原來這麼牛啊!”剔除旁邊的愛慕,另外一層則是世俗的成敗論好漢。

對雷軍,他須要解脱過往。分開金山前不到一個月,雷軍以CEO的身份錄製了一期《波士堂》。在節目中,他分享了良多舊事和對人惹事業的見解。談及未來,雷軍説了一句象徵深長的話:“等你們《波士堂》不再管我叫金山的老闆,而是直接叫我雷軍的時候,我再來告知你們。”

做事是有條件的,首先就是錢。雷軍在金山階段,財務就實現了自在。早在20xx年,金山和聯想獨特投資的卓著網以7500萬美元出賣給亞馬遜,外界估量,雷軍個人獲利上億元國民幣。有熟識的共事認為,出色取現之後,雷軍就比擬淡定了。

他投的第一個項目是孫陶然的拉卡拉。孫陶然和雷軍相識是在1996年中關村組織的一次會議上,二人一見如故。20xx年,孫陶然,聯想投資找到雷軍做瀆職調查,雷軍豈但對孫稱頌不絕,還破馬給他打電話。雷軍對孫的斷定是:他做什麼都能做成,緊跟的一句是,“無論他做什麼我都投。”

這話,20xx年他對孫陶然説過,20xx年對陳年説過,20xx年對説過。雷軍對認準了的人一貫如此。

陳年與雷軍1998年就意識,後來共同創立卓越網。20xx年陳年開始做我有網,雷軍投資。後因對行業環境判定失誤,我有網陷入窘境,陳年放蕩自己,羅唆先去寫了本小説《歸去來》。20xx年聯想投資總裁朱立南認為PPG模式合適再創業,雷軍認為陳年必定會再成功,於是投錢給他。

20xx年,聯想投資否決了當時的副總裁俞永福投資優視科技(UCweb)的提議,俞十分懊喪。那時候,雷軍與俞永福相識一年多。雷告訴俞:“假如你從聯想辭職來做UCweb,我就投。”

作為天使投資,雷軍有自己的態度。他對業界再三聲名,如果你不是我的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不必來找我看名目,我不會投的。

在這個進程中,雷軍還是有自己的深入感想的退休老幹部做點事情,是很難引起多大關注的。他溘然間把很多東西都想通了,心態也調劑好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説,“其實沒什麼,人家原來是看着金山,不是看着你雷軍。不要緊,我會捲土重來的,等我把天使投資做起來以後,我發現大家看我的目光變了,因為在另外一個領域裏,我可以做得更好。”

做天使的雷軍,成績斐然,凡客誠品現在的估值已經達到10億美元,UCweb與多玩網差不多2—3億美元,其他投資公司加在一起肯定也超過了1億美元。如果雷軍在這些公司均勻佔股10%—30%,如果再加上雷軍在金山的股份,他賬面資產早已達到2—3億美元。

雷軍投資的17家公司長勢喜人。對於向來愛好論資排輩的中國互聯網,他又有了一席之地,《硅谷之火》重燃的機會好像已經到來。

中國互聯網界傳播一個説法:第一營壘是一張桌子TABLE,其中T是騰訊,A是阿里,B是百度,L是雷軍系,E是周鴻?系。馬化騰、、李彥宏、周鴻?分離憑藉即時通信、電子商務、搜尋、平安的通用型進口,樹立了贏家通吃的帝國藩界。

雷軍雖然成功投資多個移動互聯網的單點企業,卻一直缺少一個平台型旗艦移動互聯範疇成為他最想衝破的地方。

創業路上

“我本來不成功,今天也不成功,我能夠做得更好,但是沒到達。在我看來,我是失敗的,很多人都説我是成功者,但我感觸不到。我是一個成績驅動型的人,這樣的人,他可能忍耐各種苦楚,而後前行。前天有人採訪我説,是不是因為你不幹成一個像馬化騰那樣的公司,你憋屈。我當時説是,但後來想了一下,實在不是,我就是想做一件巨大的事情。享受自豪驕傲的感到。”雷軍説。

小米手機趁勢而生,他攻破了以往的藩籬,不再“防火、防賊、防記者”。去年7月份的某一週,他先後加入金山與小米科技兩場媒體會晤會,8月更是盡力而為推舉本人的小米科技,霎時,他成為中國互聯網界曝光率極高的人物。

坐在記者對面的雷軍是個極為周全的人,採訪剛開端,他側坐着,為了攝影師拍照便利。

他有自己強盛的邏輯體制,當他發現某些問題在他的邏輯體系之外,他會讓採訪重回他的邏輯。

媒體和熟人眼中的雷軍有些不同。媒體眼中的雷軍,這麼多年,表情如一:勞模,缺乏一個成功的機會,所以再次創業成為必定。熟人眼中的.雷軍是一個非常義氣之人,講求輩份、長幼有序、為人着想,表示謙遜,温良恭儉讓。

在叢林法令和江湖門第風尚極盛的中國互聯網界,雷軍的這種性格和作派,自是很輕易構成他的氣場。有這麼一個段子,在小米科技工作的人多半都知道,雷軍從金山帶來的鐵桿下屬在幫忙搬家時,書架上書的擺放順序,與搬家前絲絕不差。

不過,雷軍和魅族創始人黃章之間的恩怨,把他拖進長短漩渦中。小米開辦之前,雷軍曾屢次在公開場所誇獎魅族,認為世界上只有兩家互聯網手機公司:一是蘋果,一是魅族。雷軍曾找過黃章,彼此很合得來。

小米科技創建後,黃章卻在魅族論壇上稱:雷軍打着天使投資人的旗幟,獲取了諸多魅族的貿易機密從出產研發、銷售模式甚至於公司的財務報表。此外,黃章認為MIUI體系盜用了魅族系統的局部精髓,二人從此反目。黃章和雷軍,魅族和小米好像恩怨還未了結。20xx年,黃章也曾在魅族論壇稱iPhone剽竊魅族。

雷軍的説法是:“你做一件事情確定要懂得同行做到什麼水平了,要做充足的市場考察。我也訪問了許多家……我也有過其餘的思路,但終極決議自己做。做頂配手機,有實力的不見得樂意跟你合作,沒實力做出中等程度又不是我要的,只能自己做。”業界的説法是,魅族和黃章翻開了雷軍做手機的潘多拉盒子,並且很可能最終促使雷軍下定決心,自己創業做手機。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曾如此形容小米進入市場的格式:這是一場三國殺。一個是蘋果,一騎絕塵。一個是Andriod系手機,包含摩托羅拉、三星和HTC。還有一個是諾基亞和微軟的結盟。這場戰鬥由於蘋果的專利權官司和谷歌對摩托的收購,已經白熱化了。5年前,諾基亞一統天下的時候,雷軍肯定不敢進來。現在,雷軍被形容為東漢末年的劉備,很有機遇。

小米應運而生

20xx年10月,雷軍向一直保持親密接洽的林斌發出合夥創業的邀請。林斌,谷歌中國工程研討院前副院長、工程總監、Google寰球技術總監,曾全權負責谷歌在中國的移動搜索與服務的團隊組建與工程研發工作。

雷軍與其相識於一次Google和UCweb之間的協作。出於對挪動互聯網技巧的同樣的酷愛和痴迷,兩人成為無話不談的友人。20xx年底的一天,當林斌盤算創業時,雷軍拋出了一個大打算,為什麼不做一件更激動聽心的事情呢?比方研發一款好用的智能手機。

黃江吉,30歲就成為微軟工程院的工程總監。兩人熟悉源於對Kindle的痴迷,第一次見面就聊了4個半小時,分辨的時候,黃告訴雷,如果要做手機,算他一份……

人緩緩集合起來。小米的開創團隊成員,還包括早期金山的設計總監,後來負責過金山在線、金山詞霸的黎萬強;曾參加過谷歌3D街景的高級產品經理洪鋒;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央高級總監周光平;還有原北京科技大學產業設計系主任劉德。

公司4月份成立,用雷軍自己的話説,製作手機的閲歷8天8夜也説不完。

小米手機誕生後敏捷成為話題,小米科技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這所有,在雷軍看來都牽強附會。

“從創業講,第一步應當已經勝利了,很中心的起因就是我們福氣好,而不是咱們有多大本領。在對的時候,幹了對的事件。毫無疑難,我們找對了一個風口,連豬都能飛起來的風口。能引起這麼大的關注,有這麼多人曉得,就是局勢比人強。”雷軍如斯解讀。

小米如何賺錢?他的答覆四兩撥千斤。“10年前百度怎麼賺錢?10年前的騰訊怎麼賺錢?我們當前就怎麼賺錢。”

雷軍堅持了早年的作風,簡直成了小米科技天天走得最晚的人。有一次,雷軍在外面報告回到辦公室,還沒吃飯,桌上有一份米飯和一碗粥,他舉起碗,差未幾一秒鐘就把粥喝了下去。

他不止一次説,“我掙錢的願望沒有把一個東西做成功的慾望高,要不然我不會寫了16年的代碼。我四十多歲了,該有的也都有了。”

對雷軍來説,小米在他的職業生活中異常主要,“這是我人生中最後一件事情,幹完拉倒!”

勵志人物 篇12

素材一:在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上,長春15歲小將李子君包攬了花滑賽女子單人表演自由滑,女子單人短節目、女子單人自由滑三枚金牌,成為家喻户曉的明星。李子君5歲走上花滑之路,每天四、五點鐘起牀,午飯在去訓練館的路上吃。中午訓練結束後回學校上課,晚上放學再去訓練,一直練到晚十點。即使這樣艱苦,她也沒有一次提出過放棄。年少的她對體育的理解很深刻,"我很享受比賽的過程,真是樂在其中,每一次跳躍成功都能讓我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不論能不能上領獎台,我都喜歡去參加比賽,只要每一次都要進步,就是對自己的突破,每一次都為了更強的目標而努力,這樣就是跨越新生。"

素材二:阿甘——跨越缺陷,成就精彩影片

《阿甘正傳》講述了阿甘由一個連最基本的走路都有障礙、智商低下的人,最後成為擁有億萬資產的富翁的感人故事。阿甘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着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泥潭、跑過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成功的光環在他頭上閃耀着。阿甘是一個智障人,但是他跨越了自身的缺陷,在不斷的奔跑中成就了自己,創造了奇蹟。

素材三:泰森——一代拳王的浮沉人生

邁克·泰森曾是一位職業拳擊手,曾獲世界重量級冠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重量級拳擊手之一。在其全盛時期,他以毀滅性的風格多次擊敗了著名的對手,一度是最具威脅性的拳擊手之一。但其事業前途卻因個人問題、缺乏訓練而中斷。在監獄他曾企圖恢復職業生涯,但在與知名對手比賽中卻沒有獲勝。20xx年6月11日,他與學徒拳擊手凱文麥克布萊德打了最後一場比賽,亦以失敗收場,從此宣佈永久退出拳壇。曾經輝煌一時的他沒能跨越自己,獲得新生,成為無數拳擊迷心中永遠的遺憾,也給我們留下很多思索。

素材四:孟非——電視月老的不懈追求

孟非,江蘇衞視著名主持人,由他主持的《非誠勿擾》節目收視率一度在全國同時間段獲得第一,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廣泛關注。大學聯考落榜後,孟非和幾個同學一起去深圳淘金,嚴酷的現實讓他不得已做了一名搬運工。一個月後,他開始認真思考未來,覺得只要從頭做起,相信一定能實現人生的跨越。回到南京後,他到一家印刷廠當起了工人,同時報名進入了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專科函授班。拿到文憑後,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當一名記者!有了目標,他開始了一步步的跨越,於是從一名業餘記者,到一名新聞工作者,從新聞工作者到著名主持人,孟非走向了成功。孟非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命運給我我生命中一個低谷,我會用它來創造巔峯。"

素材五:《風雨哈佛路》是一部催人警醒的美國電影。故事的主人公利茲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珍妮因為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茲只好流浪街頭。不久,母親去世了,利茲很受震動,她意識到如果沉淪下去,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過去,開始全新的人生。她以真誠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權利,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最終憑藉着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邁入她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適用話題:拼搏、超越

素材六:姚明——用汗水戰勝半聾缺陷

籃球運動中,敏鋭的聽力對於一名球員來説至關重要,尤其在防守中,時刻都要藉助隊友的提示、教練的吶喊以及身後的腳步聲來確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然而,剛剛退役的姚明卻告訴人們,早在8歲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耳聾了。回憶原因,是由於姚明服用了一種對自己過敏的藥物,因此不幸失去了左耳的.聽力。為了彌補先天的不足,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姚明就把精力放在熟記教練安排的戰術以及不斷的訓練上,以此讓自己變得更強,不斷用汗水征服半聾的缺陷。樂觀的姚明並不認為聽力不佳是自己的缺陷。姚明左耳早已失聰的消息傳出後,立刻讓那些患有耳疾的人們產生了共鳴,他們紛紛表示,既然半聾的姚明都可以成為籃球隊巨星,我為什麼不堅強面對生活呢?眼淚有的時候並不代表全部,當你把淚水流乾後還是需要面對現實,而在這個時候,勇敢地去克服困難,才是一位強者應該做的事情。毫無疑問,姚明做到的,而他的行為也感動了整個中國,讓弱勢羣體們找到了精神依託。

勵志人物 篇13

你習英語困難嗎?,你想把英語學好嗎?你有信心把英語學好嗎?你是一個成功的人嗎?你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嗎?聽聽俞敏洪的理論:

學英語的三個境界

俞敏洪很形象地引用了蘇東坡的三句話來比喻學習英語的三個境界。

其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背單詞,學語法,是一種刻意的學習,是一種零散的印象;其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學到一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處於一種停滯無法飛躍的階段,這時甚至都有些力不從心;其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當你完成質的飛躍,達到與英語融為一體時,你在説英語時沒有意識到你是在説它,而是感覺和説母語一樣自然。

俞敏洪説我們的學習,就應該追求第三境界:當你在翻譯英語時,能夠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甚至沒有意識到你是在説英語,那種熟練程度,好比把家鄉話翻譯成普通話一樣自然。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俞敏洪曾被媒體評價為最具升值潛力的'十大企業新星之一,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作為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説,成功永遠是人的一種心態而不是做事本身;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應該學會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具體來説,待人應該像水一般隨和,而做事如同爬山,目標永遠是山頂,要努力一步一步地去爬,達到成功。在努力的過程中,奮鬥的心態就是一種成功,而人的一生中,成功是永遠沒有終結的。

俞敏洪説,做一個成功的人,並不要求一開始你就比別人好很多,但一次比別人好一點,一件事比別人好一點,一天比別人好一點,日積月累,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已遙遙領先,別人已經再也無法趕超你。

留下讓自己感動的日子

面對學生,俞敏洪深情地回顧起自己的學習、奮鬥、創業的歷程,他説:在人生中,一定要留下一些讓自己感動的日子。

多年前,他還只是江蘇江陰縣一個貧苦自卑的農村孩子,下決心要參加大學聯考,就是為了擺脱貧窮。而那時最高的理想,也就是常熟師範這樣一所大專學校,但他考了兩年都失敗了。最後,是英語改變了他的命運在油燈下,他用最機械的辦法死背300句英語句子,從中文譯到英文,又從英文譯到中文這種笨辦法讓他勉強考上了北大;剛進北大因為英語基礎太差連降幾級,連課也聽不懂,甚至受到老師的嘲笑,他又苦練口語聽力;意識到學英語的重要,創業最初為爭取辦英語補習班的資格,他陪人喝酒差點喝死

但俞敏洪最終成功了,走過那些寫滿苦累奮鬥的日子,新東方在中國成為了一個家喻户曉的名字時。俞敏洪的宏願是:到20xx年,新東方將每年培訓英語人才100萬人,實現收入100億元,成為世界最大的外語教育培訓基地。

這個宏願讓人熱血沸騰。瘋狂嗎?他説:8年前,我還拎着糨糊桶,在學校四處偷偷張貼託福班廣告,那時如果有人告訴我,我會成為一家年收入近億的培訓學校的校長,我自己也會覺得瘋狂。

標籤: 勵志 人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guan.com/zh-hk/alh/lizhirensheng/rqly6.html